美中俄二戰史觀 反映強權棋局

賴清德總統首度在臺灣舉行歐洲勝利紀念活動,拉近對歐關係的目標很清楚。記者林伯東/攝影

歐洲終戰紀念日,在華府、莫斯科和臺北都有紀念活動。學者分析,美中俄領袖均各取所需,反映當前強權競逐的棋局;而賴清德總統首度在臺灣舉行歐洲勝利紀念活動,拉近對歐關係的目標很清楚。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兼任副教授黃介正表示,雖然名爲紀念歐戰勝利八十週年,但都不是當年的領導人,也不是當年的國際關係,每位領導人都追求自己的話語權,以及鋪排國際強權角力的牌局。

成大政治系教授王宏仁說,大家都在乘機表述自己的立場,各取所需。

對於美國總統川普說「歐戰勝利主要是因爲美國才實現」,王宏仁表示,這反映他個人的自負與美國人的自信,這是川普對歷史的解讀。

黃介正說,除了顯示川普的驕傲,其實川普並未針對美歐關係、美中關係或美俄關係表達重大的訊息。

黃介正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俄,實際上是中華民國與蘇聯,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更不是現在的俄羅斯,今天俄羅斯總統普亭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紀念勝戰,都是拿過去的事給自己錦上添花,真正目的在劍指美國對中俄的競爭,這是普習在下棋。

至於賴清德總統主辦紀念活動,王宏仁表示,臺灣本就需要在國際上儘量爭取最多朋友,前總統蔡英文任內對歐關係有所突破,賴總統現在就是延續蔡的累積往前推進;美國與歐洲國家分別有集體及個別問題,美國不會因賴總統辦此活動,就誤會臺灣只想跟歐洲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