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博弈 陸學者:建立新型國際領導體系已在討論中
北京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名譽院長閻學通指出,在逆全球化趨勢下,建立新型國際領導體系已在國際間被提出討論。(圖/取自北京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官網)
面對美中大國博弈,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名譽院長閻學通近日接受陸媒專訪時,分享他訪歐的感想,稱在逆全球化趨勢下,需要建立新型國際領導體系,並指已經聽到部分參與決策的歐洲人士提出,「歐洲與中國是否能合作提供一種新型的集體領導,以推動全球化的恢復與再發展」。
在川習通話後,陸媒澎湃新聞六日刊出閻學通近日受訪全文。他直言,在逆全球化趨勢下,大國競爭策略從全球化背景下追求「絕對收益」的策略,變爲限制對手發展以提升自身相對優勢的「相對收益」策略。國際秩序正從全球化向逆全球化轉變,也使國際體系的無序性顯著加劇。
爲此,閻學通認爲,若要使世界重回全球化軌道,簡單地恢復自由主義秩序或延續當下的民粹主義路徑都難以奏效,唯有建立新型國際領導體系。他透露,近期在歐洲訪問期間,已經聽到部分參與決策的歐洲人士提出,歐洲與中國是否能合作提供一種新型的集體領導,以推動全球化的恢復與再發展。
他還說,「目前,對於中歐合作構建這種新型國際領導模式是否可行,尚無定論,但相關討論已在進行中」。
就美中關稅,閻學通分析,中美雙方未來能夠達成何種協議,關鍵在於美國對中國新增關稅的削減程度。
他認爲,若美國能將關稅從當前水平降至川普2017年剛上任時的水準,中美有望達成一項重要協議。因此,協議的具體內容與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降低新增關稅的幅度。
閻學通還表示,在技術領域,無論面臨多大壓力,目前來看,川普政府在技術脫鉤政策上不會輕易改變。他認爲,與貿易脫鉤關乎利益分配不同,技術脫鉤涉及中美之間的實力競爭。
因此,閻學通說,從這一角度而言,川普政府或將進一步強化對中國的技術脫鉤政策,以減緩中美科技差距縮小的速度,持續採取措施遏制中國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