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AI晶片戰「中國不一定想贏」 分析:第2名更有利
▲美國限制輝達H20晶片出口,據稱與中國深度求索的使用有關。(圖/路透)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南加州大學法學教授張湖月(Angela Zhang)投書《金融時報》指出,美國加強實施晶片出口管制,尋求AI軍備競賽的霸權地位,但中國可能不一定試圖取勝。儘管美國政策制定者警告,不論是誰主導AI領域,都將獲得決定性的經濟、國安、軍事優勢,但北京或許已經悄悄得出結論,那就是成爲緊追其後的第2名,反而更符合中國利益。
雖然美國主導着尖端且昂貴的AI模型,但中國深度求索(DeepSeek)這種低成本開源AI模型的崛起,已把全球產業對於運算能力的需求轉移至「推理」(inference),這就解釋了爲什麼白宮限制輝達H20晶片出口,因爲這是中國能夠從輝達買到的最先進晶片,以利對「推理」進行最佳化。
不過,這項政策最終恐怕有助於中國,以更低成本達到科技方面的自給自足。由於輝達晶片已經不在考慮範圍內,中國企業可能使用國內替代品,例如華爲(Huawei)跟寒武紀科技(Cambricon)提供的晶片。今年2月一場研討會上,華爲創辦人任正非,就坐在習近平正對面,象徵着這間公司的重要性。
根據DeepSeek研究,華爲Ascend 910c晶片已經能夠達到輝達H100晶片的60%推理性能。據傳,DeepSeek已經在華爲最新晶片上,進行部分推理工作。
▲華爲的AI晶片,被點名是輝達的替代品。(圖/路透)
此外,美國晶片禁令也不僅限於中國。拜登政府晚期,美國推出AI擴散框架(AI Diffusion Framework),把各國分爲3個等級,並且預計5月中旬開始,把出口限制擴大至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阿聯酋等第2級國家,除非川普政府撤回,但這似乎不太可能。
面對美國晶片限制,第2級國家不會坐以待斃,許多國家都提出野心勃勃的計劃,打造自己的世界級數據中心,很可能轉向中國,尋找晶片的替代來源。
因此,在遏止中國進步的努力之中,美國可能反而刺激了對於中國晶片的國內與國際需求,間接幫了北京一個大忙。
如今,華爲領導着2000多間公司組成的聯盟,朝着同一個目標共同努力,那就是2028年之前,讓中國半導體供應鏈的自給自足率突破70%,上週還推出最新的AI系統CloudMatrix 384 Supernode,據稱運算能力勝過輝達領先的NVL72 AI基礎設施系統,希望藉此緩解AI數據中心的運算壅塞問題。
報導指出,華爲的這項突破,有助於中國克服建設大規模AI運算基礎設施的瓶頸。儘管中國在AI軟硬體方面皆落後美國,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都不會改變,但並不妨礙北京推動AI議程,中國甚至可能對於保持第2名地位感到非常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