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伊政府若垮恐2340萬人逃難 二戰後最大難民潮

以色列和伊朗局勢持續緊張,德黑蘭已出現逃難車潮。(路透)

以伊開戰邁入第七天,以色列軍方預計再空襲伊朗至少一週,戰事可能演變爲中東地區大規模衝突,鄰國紛紛憂心造成大量難民。華府智庫卡託研究所(Cato Institute)18日指出,一旦美軍介入,德黑蘭政權垮臺,屆時恐怕會有2340萬人外逃,全球難民總數將增加約76%,引發自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難民潮。另外,以色列官員表示,一名烏克蘭母親到以色列爲女求醫,不幸命喪伊朗攻擊。

經濟學人報導,目前爲止,離開伊朗的人口尚且不算多,但局勢瞬息萬變,不排除未來出現龐大難民潮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卡託研究所警告,若伊朗政府垮臺,並引發長期軍事衝突或內戰,恐怕會衍生自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難民危機。

經濟學人與卡託研究所均提到,敘利亞內戰造成600萬難民,並警告伊朗若發生相似情況,將對中東與歐洲造成更深層的混亂。

伊朗人口超過9200萬人,幾乎是敘利亞初陷內戰時人口規模的四倍,當時約有四分之一人口出走。假如伊朗也出現相同比率的難民潮,大約會有2340萬人外逃,屆時全球難民總數將增加約76%。這個數字還不包括目前滯留伊朗約350萬阿富汗難民。

分析指出,伊朗難民最可能涌入的地區包括同爲什葉派多數國家的亞塞拜然與伊拉克,以及相對安全的土耳其。

經濟學人指出,鄰近國家不敢掉以輕心,憂心分離主義團體、伊朗民兵,甚至以色列間諜會潛入其領土,但最擔憂的仍是大規模難民潮涌入。

另據中央社引述法新社報導,以色列官員說,一名烏克蘭籍母親到以色列爲罹患白血病的女兒求醫,四天前在伊朗飛彈擊中一棟建築物時身亡,遺體19日被運出來。

據報導,特拉維夫附近的貝特雁市宣佈在飛彈擊中的地點發現一具遺體,罹難者是31歲的裴施卡洛娃(Maria Peshkarova)。

貝特雁市長辦公室表示,裴施卡洛娃2022年12月持醫療簽證入境以色列,爲八歲女兒阿納斯塔西亞(Anastasia)尋求救命的治療。阿納斯塔西亞與祖母在貝特雁被摧毀的住宅區雙雙殞命。

以色列「新消息報網站」(Ynet)報導,裴施卡洛娃的丈夫正爲烏克蘭抵抗俄羅斯作戰。

伊朗民衆19日在德黑蘭,爲遭受以色列空襲喪生的成員舉行葬禮。(歐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