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張忠謀不行?分析師嘆臺積電欠缺談判高手:全部送給美國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已退休。圖爲張忠謀先前出席《張忠謀自傳》全集新書發表會。(鄧博仁攝)
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與美國總統川普4日在白宮會面,宣佈再加碼1000億美元(約3.3兆元新臺幣)投資美國,將興建三座新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設施,及一間主要研發團隊中心。前外資分析師、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接受《POP大國民》節目中專訪時談到,直言臺灣就是「美國說什麼都好」,並感嘆「很希望張忠謀還在,他是臺積電裡面最懂美國的人,臺積電缺乏張忠謀這類的談判人才。」
楊應超提到,張忠謀在美國住了40多年,又在半導體外商公司工作20多年,過去在德州儀器當到副總,不只瞭解科技,政治談判手腕也很厲害,目前臺積電很少有這類談判人才,「臺積電是高IQ、技術很行,但EQ要再加強,在談判方面不行。」
楊應超認爲,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跟白宮談判至少要帶代表,例如律師、經濟部官員等,雙方纔會對等,找個科技人去談,處於不利的地位,無法創造雙贏局面。
至於對臺積電未來的影響,楊應超分析,臺積電這幾個美國廠房一蓋下去,毛利率可能掉到50%以下。
外界擔憂臺積電恐縮減在臺灣的投資,魏哲家昨(6)日與總統賴清德召開記者會,魏哲家強調客戶需求強勁,臺灣今年還要蓋11條產線。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