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殖利率飆升反成利多? 銀行股有望「回血」吃飽飽

近期美債殖利率狂飆,釋放經濟前景惡化警訊。(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債作爲避險資產的吸引力下滑,市場瘋狂套現,長期公債殖利率近期飆升的狀況,讓投資者感到不安。但外媒報導指出,對於銀行業而言,這或許是個值得期待的好消息。

今年以來美債殖利率持續上升,近幾周更是漲勢加劇。但《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殖利率曲線變陡,將有助於銀行業恢復元氣。

利率曲線變陡,簡而言之,就是長期利率的上升速度快於短期利率。舉例來說,假設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遠高於2年期國債,這就意味着利差擴大。近期,2年期與10年期美債之間的利差,已經達到自202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這對銀行業至關重要,因爲銀行的營利模式仰賴「短借長貸」。銀行的資金來源通常是短期的,例如來自儲戶的存款,這些存款利率通常較低,並且與短期利率連動。接着,銀行將這些資金以長期貸款的方式借給他人,例如房屋貸款、汽車貸款或企業貸款,這些貸款的利率較高。或者銀行會將資金投資於長期資產,例如抵押貸款債券或長期美債。

因此,短低長高就等同於賺取利差,也稱爲淨息差(Net Interest Margin)。殖利率曲線越陡峭,這個利差就越大,銀行也就越賺錢。

在過去幾年,美債利率曲線一直呈現相當平坦甚至倒掛(短期利率高於長期利率)的狀態,導致銀行難以獲利。

如果利率曲線重新恢復正常化,淨息差有望回升,銀行所面臨的壓力將會減輕,並且經營環境也會隨之改善。即便短期經濟因爲貿易戰、通貨膨脹和財政赤字等因素而增加不確定性,但只要利率曲線維持陡峭,銀行核心業務反倒可獲得改善。

在過去幾年,淨息差一直處於偏低水平。根據投資銀行TD Cowen的研究報告顯示,截至去年第4季,美國大型銀行的淨息差中位數爲2.81%,低於歷史平均的3.2%。分析師認爲,隨着利率迴歸正常水平,以及殖利率曲線呈現正向傾斜,預計淨息差將會有所改善。

今年年初,美國銀行股一度跑贏大盤,市場普遍預期經濟將實現軟着陸,進而帶動放貸業務更加興旺。然而,到了3月和4月,隨着關稅疑慮升溫以及經濟衰退風險升高,銀行股又轉爲跑輸大盤。

不過分析指出,如果利率曲線持續溫和變陡,淨息差回升的邏輯成立,那麼銀行板塊或許將迎來新一輪的漲勢。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爲專家觀點,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