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沒人要 市場陷災難性萎縮
川普關稅政策引發全球市場動盪。(路透)
美國公債市場上週遭遇2019年至今最嚴重的拋售潮,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震盪。花旗分析,震源並非外國大力拋售美債,而是投資人對美債的擔憂觸發類似2023年「買方罷工」的行爲。
10年期美債殖利率單週大漲近60個基點,創下2001年以來最大漲幅;30年期美債亦上升54個基點,顯示市場對長期債券需求驟降。摩根大通警告,美債市場的流動性已陷入災難性萎縮。
衡量市場交易吸收能力的「市場深度」指標急劇下滑,導致即使只有小額交易也足以劇烈推動殖利率。一位美國債券管理公司高層更透露,目前市場深度較正常水準低80%,形容這種情況「在正常環境下難以想像」。
雖然外界普遍猜測他國政府大量拋售美債,但花旗集團指出,真正引發震盪的主因或爲「買方罷工」,即潛在投資人因對美國政策和債市前景感到疑慮,而選擇暫停進場。2023年美債市場也曾出現類似現象,最終透過財政部和聯準會發佈聯合聲明才得以緩解。
花旗分析聯準會帳戶數據後發現,4月2日至9日期間,外國官方持有的美債不減反增30億美元,顯示實際拋售可能有限。此外,本次拋售潮中抗通膨債券(TIPS)的實際利率下跌幅度大於名目利率,反映出市場因爲對流動性的不安升高通膨預期。
川普政府延後部分關稅政策的實施,也被市場解讀爲擔憂國債利率升高,導致未來利息支出大幅增加。市場人士普遍擔心,川普反覆無常的關稅策略與潛在的貿易摩擦,恐令投資人對美國資產信心動搖。一位歐洲銀行高層形容近期走勢「絕非正常出售」,各地投資人都對川普的動向感到無所適從。
除了債市,美國資產整體也遭遇撤離。美元指數11日重挫0.9%,G10貨幣全線走強,顯示資金正流出美元體系。股、債、匯三市同步下跌,市場出現極端避險轉向的異常局面。若聯準會與財政部未能及時採取行動,2023年「買方罷工」重演的風險恐將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