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保單 須留意三風險

磊山保經執行業務副總黃仁志表示,購買美元保單前,有三大風險需要特別留意,第一是匯率風險,若購買與給付時的新臺幣對美元匯率落差大,可能會影響實際收益;第二是提前解約風險,若中途解約可能產生費用與本金損失;第三則是稅務風險,尤其在要保人與被保人分開,或者高資產族羣的情境下,更須考量未來的贈與稅或遺產稅規劃,建議事前諮詢專業顧問,才能避免潛藏的法律與財務風險。

美元保單實質報酬可能不如預期,因此勿過度期待「高利率」,公勝保經事業部經理林宮麒指出,雖然美元利率普遍比臺幣高,但保單的實質利率通常仍偏低,屬保守型工具,尤其是儲蓄型保單,因此建議將美元保單視爲資產穩定配置工具,與其他投資工具互補,並定期檢視保單帳面現金價值與累積成效,特別是變額型保單、分紅保單等。

林宮麒強調,有些美元保單需長期繳費,如10年、20年等,若中途收入中斷,可能面臨斷繳風險,建議應根據自身財務能力選擇單次繳清、短期繳費或具彈性繳費條款的商品,繳費期間應避免與高支出人生階段重疊,例如子女出國、買房等。

若將美元保單與臺幣保單比較,黃仁志說明,美元保單最大的優勢在於以國際主流貨幣計價,有助於分散單一貨幣的風險,且宣告利率通常相對較高。對於資產有一定規模、希望長期配置的客戶,是很好的選擇。不過,若客戶本身的現金流較緊、無法年繳,或者風險承受度偏低,則建議以臺幣保單爲主會較爲穩妥。

林宮麒形容美元保單就像一個「外幣保險帳戶」,具備抗通膨與資產穩定價值,但同時也應以持有外幣的心態審慎管理,包括持有期間、匯率波動風險等,才能真正發揮長期規劃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