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2Q急貶 法人估貨櫃三雄營收及毛利率受衝擊、並有高額匯兌損失
▲美元急貶,法人估貨櫃三雄會出現高額匯兌損失。(圖/港務公司)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今年第二季單季截至本月2日止,美元兌換新臺幣,貶值6.38%,有法人出報告指出,美元貶值,貨櫃船運採用美元計價,貨櫃三雄的營收及毛利率縮減,同時帶來匯兌損失。相關船公司指出,美元貶值對製造業衝擊更大,後續或可見到適度的回升。法人分析,貨櫃船運採用美元計價,將是美元貶值的受害者;貨櫃航商普遍持有大量美元資產,美元貶值會造成匯兌損失。去年全年美元兌新臺幣升值6.66%,長榮海運(2603)匯兌利益高達79.84億元,爲最大受惠者,貢獻稅前EPS 3.69元,陽明海運(2609)23.22億元,貢獻稅前EPS0.66元,萬海航運(2615)48.67億元,貢獻EPS1.73元。今年第二季美元貶值幅度,已逼近2024年全年美元升值幅度;2Q單季匯損金額可能逼近2024年全年匯兌利益金額。
這家法人認爲,關稅、匯率、運價、取消小包裹免稅四大利空,在本季同時浮現,貨櫃三雄2Q財報疑慮大。4月2日實施 對等關稅,4月9日給予寬限期90天,全球關稅稅率10%,但美國對中國維持最高245%稅率,全球貨量大減。本月月1日最新WCI貨櫃運價指數年減23%;本月2日美國針對香港及中國,正式取消小包裹免稅,堵住關稅漏洞,海空貨運量同受衝擊。另一方面全球貨櫃新船待交量創歷史新高,未來3年很難擺脫供給過剩。截至2025年4月10日最新資料,全球貨櫃新船待交訂單8,922,944 箱(20呎櫃),相較於全球目前貨櫃船隊運力32,213,243箱,相當於未來將增加28%供給。長榮船隊運力1,810,414箱,待交新船訂單 785,196箱,未來船隊運力將增加43%;陽明船隊運力711,393箱,待交新船訂單101,500箱,未來船隊運力將增加14%;萬海船隊運力 522,573箱,待交新船訂單381,716箱,未來船隊運力將增加73%,供給過剩壓力很大。
貨櫃船公司指出,法人分析大方向是合理的,船公司運費收的是美元,支出也以美元爲主,有自然調節功能,受到的衝擊比製造業低,目前的急跌,後續變動觀察,應有機會壓低匯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