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懸念的比賽,爲何依然牽動人心?

經過兩週的“漫長”等待,“蘇超”第八輪賽事如約而至。8月2日晚,鎮江隊vs南通隊的最終比分定格在0比3。南通隊在前七輪中連戰連捷、六戰全勝;鎮江隊首輪戰勝揚州隊後,就迎來六連敗,這場比賽對手強弱分明,看起來“毫無懸念”。但在比賽中,鎮江隊一次單刀、一次門柱、一次頭球,雖然遺憾未能進球,也讓現場觀衆熱血沸騰。

競技體育的魅力,很大程度源自它的不可預測性。沒有太大懸念的比賽,是否就會魅力大減?“蘇超”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線上門票開售2分鐘就被搶光,創下920萬峰值流量;球場座無虛席,每場比賽都吸引了2萬—3萬觀衆現場觀看;直播間的彈幕如煙花般炸裂,“第二現場”的歡呼聲此起彼伏。雖然江蘇這兩天不少地方有雨,但人心的溫度卻如烈日般熾熱。

回望“蘇超”前幾輪比賽,熱度一直居高不下。開賽僅兩輪,13支以江蘇各城市命名的業餘球隊與世界頂級足球俱樂部拜仁慕尼黑同時出現在足球新聞裡;又過了兩輪,世界頂級足球賽事歐洲冠軍聯賽的“御用”贊助商喜力啤酒的廣告牌出現在賽場;在足球專業軟件裡刷“蘇超”積分榜的人,居然比刷同期舉辦的世俱杯積分榜的人還多……還有眼尖的網友發現,“蘇超”連“擔架隊”都有了贊助商。可以說,開賽以來,“蘇超”一直“燃”,一直“熱”,一直“火”。

“蘇超”畢竟不是職業賽事,勝負常常缺乏“懸念”,觀衆爲何對“蘇超”依然如此熱愛?答案藏在賽場內外那些“非競技”的瞬間——外賣員的滑鏟,教師的遠射,電工的頭球……這些並不符合“專業美學”的畫面,卻因真實而動人。516名球員中,65%來自各行各業,16歲學生與40歲程序員同場競技。觀衆不是在看一場“勝負劇本”,而是在看普通人將藏在內心的熱血於球場上毫無保留地傾瀉。沒有明星光環,沒有鉅額獎金,球員們拋卻人情世故與功利算計,只爲胸前的城市名字而戰。牽動觀衆的,不僅是比賽的進程和結果,更是對“平凡人追夢”的動容。

人們熱愛“蘇超”,因爲“蘇超”的純粹和本真,更因爲“蘇超”映射出的自己。沒有懸念的比賽,爲何依然牽動人心?當鎮江隊在比賽最後一刻仍然全力拼搶時,人們看到的不是“敗者”的狼狽,而是無數普通人“拼到最後一秒”的生命姿態。沒有懸念的比賽,恰恰因爲剝去了勝負的外殼,情感共鳴更能擊中人心。球員們脫下工裝換上球衣,不是爲了就此改寫職業命運,而是要讓平凡生活因熱愛而閃光。觀衆席上,有人爲一記絕殺歡呼,也有人爲一個失誤加油,那些不夠快的速度、不夠精湛的技術,讓觀衆看到了加班後仍去夜跑的自己、修改方案到凌晨的堅持,以及那些被生活摩擦卻依然還在的棱角。

終場哨響,勝負已定。勝敗之外,有永不散場的熱愛,有永遠躍動的熱血。沒有懸念的比賽之所以牽動人心,是因爲“蘇超”讓我們看到了足球最動人的模樣:它是生活的棱鏡,是夢想的載體,更是平凡人對美好世界的深情告白。在這片滾燙的土地上,沒有什麼“王者”與“敗將”,只有無數普通人共同譜寫的永遠高亢的熱愛之歌。

(來源: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