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怪手只有鋤頭與真心 臺日師生手作修復澀水森林步道

臺日大學師生和魚池鄉民徒手搬運石塊、木材,爲澀水社區打造步道。圖/南投分署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委託大雁休閒農業區,今天在南投縣魚池鄉澀水森林步道,打造手作步道。居民和師生彎腰揮動鋤頭、用雙手搬運石塊與木材,透過實作體驗與國際交流,體會步道營造與自然共生的真諦。

活動結合國內外學術與民間力量,由臺灣千里步道協會指導,邀請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委託大雁休閒農業區,選定南投縣魚池鄉的澀水森林步道作爲手作步道施工場域。居民和師生彎腰揮動鋤頭、用雙手搬運石塊與木材,透過實作體驗與國際交流,體會步道營造與自然共生的真諦。

活動結合國內外學術與民間力量,由臺灣千里步道協會指導,邀請日本龍谷大學與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師生共同參與。大家肩並肩、汗水順着額頭滑落,以無動力、低破壞工法一錘一鑿地修復步道,穩固鬆動路段、填補凹陷泥土,讓每一步都更安全穩固。施工過程沒有大型機具轟鳴聲,只有樹葉搖曳聲、鳥鳴聲與志工間的笑語,與自然和諧共鳴。

陳姓居民說,第一次用雙手修步道,比想像的還要累,但看到自己修好的路段,就像在山林中留下了小小的足跡。臺中科技大學學生說,「這是第一次感覺保護環境不只是口號,而是真的用行動去做,每一個細節都要替大自然着想。

澀水森林步道沿線林相豐富、生態多樣,是自然步道解說與保育教育的理想場域。此次活動除步道整修外,還安排環境教育導覽,帶領參與者觀察林間昆蟲、認識在地植物,進一步理解臺灣山林的生態特色與保育價值。

南投分署表示,手作步道就是「與自然共工」的行動,以人工簡易工法減少對環境的干擾,同時凝聚在地居民與國際夥伴的情感與行動力。未來將持續與民間單位合作,推動更多友善步道建置,並透過國際交流,讓守護山林的理念走得更遠。共同參與。大家肩並肩、汗水順着額頭滑落,以無動力、低破壞工法一錘一鑿地修復步道,穩固鬆動路段、填補凹陷泥土,讓每一步都更安全穩固。施工過程沒有大型機具轟鳴聲,只有樹葉搖曳聲、鳥鳴聲與志工間的笑語,與自然和諧共鳴。

陳姓居民說,第一次用雙手修步道,比想像的還要累,但看到自己修好的路段,就像在山林中留下了小小的足跡。臺中科技大學學生說,「這是第一次感覺保護環境不只是口號,而是真的用行動去做,每一個細節都要替大自然着想。

澀水森林步道沿線林相豐富、生態多樣,是自然步道解說與保育教育的理想場域。此次活動除步道整修外,還安排環境教育導覽,帶領參與者觀察林間昆蟲、認識在地植物,進一步理解臺灣山林的生態特色與保育價值。

南投分署表示,手作步道就是「與自然共工」的行動,以人工簡易工法減少對環境的干擾,同時凝聚在地居民與國際夥伴的情感與行動力。未來將持續與民間單位合作,推動更多友善步道建置,並透過國際交流,讓守護山林的理念走得更遠。

臺日大學師生和魚池鄉民徒手搬運石塊、木材,爲澀水社區打造步道。圖/南投分署提供

臺日大學師生和魚池鄉民徒手搬運石塊、木材,爲澀水社區打造步道。圖/南投分署提供

臺日大學師生和魚池鄉民徒手搬運石塊、木材,爲澀水社區打造步道。圖/南投分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