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條生命都珍貴!高醫病人安全周開跑 打造產兒安康防護網

▲高醫病人安全周開跑,響應「齊心共守 產兒安康」打造全方位守護網。(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記者許宥孺/高雄報導

爲倡議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動的「世界病人安全日」,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也響應舉辦「病人安全周」,今年聚焦於爲新生兒和兒童提供安全照護,呼籲病人安全意識應從孕育新生命的第一天開始,並一路延續至孩子成長的每一步,讓守護成爲全民共識。

因爲即使在醫療科技高度發展的今日,懷孕與分娩依舊存在高度風險,特別是產後大出血、子癲癇症與妊娠高血壓等仍是嚴重威脅孕產婦的安全。高醫副院長林宗憲表示,孕產婦死亡率不只是數字,更是每一個家庭的幸福指標,高醫長期致力於孕產與兒童病人安全榮獲國家級獎項高度肯定,不但受邀參與醫策會制訂「妊娠高血壓」與「產後大出血」的組合式照護指引編修,更將其轉化爲模擬教案,透過實境演練提升團隊應變力。

▲李小姐懷孕歷程驚險不斷,高醫婦產部醫療團隊以專業與細心守護,最後母子均安。(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37歲的李小姐分享,她的懷孕歷程驚險不斷,初期因出血與曾接受子宮肌瘤切除手術而不安;中期因身體不適昏倒,再加上低位胎盤讓孕程更加艱難;後期,她又出現高血壓與蛋白尿,可能面臨早產。高醫婦產部團隊以專業與細心守護,在懷孕35 周時先施打類固醇促進胎肺成熟,再安排剖腹生產,最後總算母子均安。

▲病童一家人遠從宜蘭求診,在高醫兒科部鍾育志教授(左1)團隊的治療下,當初連呼吸都是奢求的男嬰如今8歲了。(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另一名脊髓肌肉萎縮症病童(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出生不久後即陷入呼吸窘迫與餵食困難,由於SMA是全球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疾病,父母一度以爲看不到孩子長大,但他們帶着孩子遠從宜蘭到高醫求診,在高醫兒科跨專業團隊照護下,病童接受胃造廔手術、呼吸輔助、藥物治療與復健,當初連呼吸都是奢求的男嬰如今8歲了,並快樂地就讀小學三年級特教班。父母感動地說:「當初以爲孩子的世界會停在嬰兒牀,沒想到他現在能坐着和同學聊天、學習。」

▲高醫病人安全周開跑,現場設計孕產相關有獎徵答,讓孕產婦獲得更多病安相關知識。(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高醫兒科部主任徐仲豪指出,SMA 病童的案例突顯「病人安全」的重要性。高醫團隊結合醫師、護理、藥師及復健等跨專業合作,長期陪伴病童與家庭確保照護安全與品質,團隊推動各疾病別的病童照護品質也屢獲國家級獎項肯定。

高醫婦產部產科主任暨高醫醫品病安管理中心主任詹德富表示,少子化的今天,每一個新生命都需要細心呵護,而母親更是家庭的基石,我們要用最高標準來守護他們,醫品病安是醫院最核心的責任,導入組合式照護模式可以全方位提升守護母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