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高層核談判正向發展 19日再磋商
此次美伊談判由阿曼外長布沙迪(右)居中斡旋。圖爲他與阿拉奇握手合影。(達志影像/路透社)
美國中東特使魏科夫肯定會談具建設性,將持續與伊朗協商。圖爲他先前在白宮外發表談話。(達志影像/Newscom資料照片)
美國與伊朗12日在阿曼首都馬斯開特,重啓核協議談判,雙方均表示會談「正面」且具「建設性」,並研擬19日再次會晤,繼續磋商相關議題;這也是自2018年美國退出核協議以來,美伊最高層級會談。
仍存核心議題分歧 各方關注
在阿曼外長布沙迪居中斡旋下,美國中東特使魏科夫與伊朗外長阿拉奇,舉行約2個半小時會談,雙方各自表達立場。魏科夫強調伊朗「不能擁有核武」,敦促放棄相關研發;阿拉奇則表示伊朗願意「限制但不放棄」核計劃,換取解除經濟制裁。阿拉奇隨後向媒體證實,19日將在阿曼舉行新一輪會談,並稱雙方都尋求儘快達成「公平且具有約束力」的協議。
美伊都認爲本次會談「富有成效」,有望爲後續談判奠定基礎;相關分析指出,美方可能考慮在伊朗做出實質讓步情況下,同意逐步放鬆制裁,但實際情況仍待觀察,雙方在覈心議題上的分歧仍存在,也成爲各界關注焦點。
此次會談被視爲重啓核協議的重要進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國際事務分析師芮維表示,本次會談是在伊朗影響力過去18個月持續衰退下舉行,包含以色列持續打擊哈瑪斯等伊朗代理人,以及敘利亞前總統阿塞德政權垮臺與國內危機等。而川普日前曾表示,若伊朗拒絕協議,美方不排除動用武力,伊朗方面則拒絕在脅迫下談判;然而,12日會談結果仍代表成功的第一步,推動雙方開始着手處理其他實質議題。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2018年5月單方面退出名爲「聯合全面行動方案」(JCPOA)的核協議,並恢復對伊朗制裁後,導致美伊關係惡化,伊朗隨後逐步減少對核協議的遵守,並加速核武計劃。根據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2月報告,該國已擁有足夠製造核武器的高濃縮鈾,對國際安全構成嚴重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