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要大買數千萬計烏克蘭無人機 卡在陸零組件好爲難
烏克蘭第一人稱視角(FPV)攻擊無人機。(圖:shutterstock/達志)
基輔代表團本週抵達華府,與美國商討可能出售數千萬計無人機的重大交易細節。烏克蘭歷經與俄羅斯近4年的全面激戰,在某些無人武器技術上已成爲全球佼佼者。而美方對這些系統的需求有增無減,據悉這項交易獲得美國總統川普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支持。
綜合外媒2日報導,美、烏官員透露,按照這項里程碑協議,烏克蘭將與美國分享經實戰驗證的無人機技術,以換取專利權稅,或其他形式的補償,而這將標誌着華盛頓與基輔在安全合作關係上的重大進展。多年來,烏克蘭軍方一直接收美國提供的武器,最近則由川普政府向歐洲國家出售武器,再由這些國家捐贈給烏克蘭。
由烏克蘭國防部副部長博耶夫(Sergiy Boyev)率領的代表團,已從週二開始與美國國防部和國務院官員展開談判。一位美國政府官員說,這項價值可能達數十億美元的詳細協議,預計需要好幾個月才能敲定。儘管美國企業打造了一些先進無人機,但烏克蘭在大量生產低價,又在戰場上表現出色的無人機上面遙遙領先。
川普對烏克蘭的支持並不穩定,他先是對基輔態度強硬,要求「交換」領土。不過,在俄羅斯總統普丁加大攻擊烏克蘭力度,又拒絕白宮和談的呼籲後,川普日益不滿,高調錶達支持烏克蘭,而這也爲美、烏進一步合作開闢了空間。
然而,烏克蘭無人機廣泛採用中國零組件是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由於需要確保供應鏈安全,美國企業若採購烏克蘭無人機及技術,就不能用中國零組件。
爲了對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第一人稱視角(FPV)攻擊無人機、海上無人艇及人工智慧(AI)等領域開創了新技術。烏克蘭去年生產了超過200萬架無人機,而這些無人機的生產成本只有西方製造商的20%—30%,這種低成本大規模生產無人機的專長,正是西方最需要的。美國官員在推進這項協議的過程中,也將從烏克蘭無人機產業中受益。事實上,多年來,相關產業一直獲得華盛頓的暗中支持。
澤倫斯基週三晚說,烏克蘭正在致力解決某些過剩武器的出口問題,好爲烏克蘭帶來額外資金,用以生產前線急需的稀缺裝備,以及在深入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表現最佳的武器。他說,烏克蘭已與美國、歐洲、中東及非洲達成4個出口平臺協議,並將準備相應的協議文件。《基輔郵報》(Kyiv Post)報導,澤倫斯基先前說,基輔提出了一項爲期5年、價值500億美元(約1.5兆臺幣)的框架,打算每年生產多達1000萬架無人機,但相關計劃需要等到與俄羅斯的戰爭結束後纔會生效。
據悉美軍已在測試烏克蘭的遠程攻擊無人機,它們在打擊俄羅斯油氣基礎設施上成效良好。此外,烏克蘭開發瞭如「妖婆」(Baba Yaga)轟炸無人機、多種第一人稱視角(FPV)無人機、具備多樣功能的「馬古拉」(Magura)無人水面艇(USV)和多款地面無人機。更重要的是,烏克蘭還發展出在瞬息萬變戰場上使用這些武器的戰術與技術,包括將新興人工智慧(AI)技術融入部分無人機系統。例如,1艘搭載兩枚AIM-9「響尾蛇」(Sidewinder)紅外線導引空對空飛彈的「馬古拉」V7無人水面艇,曾在黑海擊落1架俄羅斯蘇(Su)-30「側衛」(Flanker)戰機。
分析指出, 這些技術對美國極具價值。雖然美製無人機更精良、複雜並昂貴,但產量遠不及烏克蘭。美國在某些無人機類型的大規模發展與使用上遠遠落後,而相關交易可能有助改變這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