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線長約今日到期估大半未籤新約 船公司美線5/1漲價須全力撐住
▲美國線長約今日到期,但是估計有大半托運人尚未籤新約。(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貨櫃船運市場美國線長約今(30)日到期,但是估計還有大半托運人沒簽新約,簽約時間已經延長到5月15日,爲了能順利簽下新約,船公司全力推5月1日調漲運價,美西線每大箱(40呎櫃)運價從2000美元調高到2500美元,調幅高達25%。貨櫃船公司出身的承攬業高階分析,這次漲價船公司會全力守住調升後運價,以利新約簽署。
這位剛從貨櫃船公司換跑道到承攬業的業界高階分析,今年長約每大箱運價多數是較去年加高300美元,加高後運價高於目前市場現貨價,船公司必須拉高現貨價纔有辦法讓託運人接受新約價,因此應該不會是1日或數日行情。
國內兩家超大型攬貨公司,一家簽了部分長約,其餘估會拖到5月中,另一家完全沒簽,預計5月中才會籤。據透露,超大型攬貨公司可簽到每大箱1900-2000美元的長約價,大型與中小型攬貨業,簽約價估計在2200-2500美元之間,美東線運價則加高800-1000美元。
排名在全球12名以內的亞洲籍非聯盟船公司,則提供主要客戶原合約延長一年辦法,適用的地區囊括兩岸三地,不過多家攬貨公司高階都表示不相信會有這樣的合約。
攬貨業者指出,船公司現在完全是靠縮減航班來撐住運價,但船隻閒置期間固定成本還是要支付,且短期閒置船舶都會繼續留用船員,維持船隻基本運轉,還需要支付船員薪資,損失也不小,因此一定會全力拉昇實收運價。如果關稅問題拖長,船隻閒置時間也因而拉長,就會僅留少數船員看守船隻與做必要的保養,嚴重時船隻安排長時間閒置,船機運作停止,僅留保全人員。
也有船公司將美國線船隻調到歐洲線,陽明海運高階就抱怨某大船公司挪了兩班船跑歐洲,使得歐洲線無法推動5月1日漲價辦法。
一家大型攬貨公司昨日大陸公司高階來臺開會,指出大陸雖然面臨美國的超高關稅,但有些品項本週已經恢復對美出貨,因爲美國百貨公司必須要有貨可賣,只是成衣售價調高了約一成,五金類漲了四到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