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烏秘密合作」戰爭初期就開始 歐洲高官坦言:很震驚

▲烏軍接受美軍訓練,學習使用M777榴彈砲 。(圖/翻攝烏克蘭國防部推特)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紐約時報》調查揭露,美國涉入烏俄戰爭的程度,遠比人們先前所瞭解的,更加密切與廣泛。早在衝突初期,美烏就已建立夥伴關係,在位於德國威斯巴登(Wiesbaden)的美軍駐歐部隊總部,秘密展開一系列軍事行動,對抗俄羅斯的進犯,就連歐洲官員都坦言震驚。

在位於威斯巴登的任務指揮中心,美烏官員並肩合作,策畫着基輔的反攻行動,宗旨就是要讓烏克蘭人完成最不可能的壯舉,也就是給入侵的俄羅斯致命打擊。

其中,美國提供的情報等資源,不但指導着大局面的戰鬥策略,也向前線烏兵提供精確的目標資訊。一名歐洲情報機構負責人回憶,他得知美國如此深入參與烏克蘭軍事行動時,感到相當震驚,「他們現在已經成爲擊殺煉的一部分了。」

▲美軍「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在烏俄戰局中扮演重要角色。(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紐約時報》也提出美國深度參與烏克蘭軍事行動的多個例子。

每天早上,烏美官員聚集在威斯巴登的指揮中心,調查俄羅斯武器系統與地面部隊,找出最成熟、最有價值的目標。情報官員分析與確認打擊優先順序,以及目標位置之後,烏軍會在美軍第18空降師「龍特遣部隊」(Task Force Dragon)的訓練與協助之下,使用進攻式重型武器M777榴彈砲,阻止俄羅斯的進攻。

2022年春天,時任拜登政府同意向烏克蘭提供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HIMARS),這種武器使用衛星導引火箭,能夠打擊遠至50英里(約80公里)以外的目標,也可以彌補烏軍的精準度、速度和射程。而海馬斯的每一次發射,不僅受到威斯巴登指揮中心的監督,也高度仰賴着美軍情報,在反攻行動中,讓俄軍死傷激增。

拜登政府起初認定,美國不是在跟俄羅斯交戰,只是協助烏克蘭,但隨着戰爭情勢變化,卻仍不斷讓步、調整紅線,一次次批准先前禁止的秘密行動,包括把美國軍事顧問派往基輔,甚至更靠近前線的地點,「龍特遣部隊」與中央情報局(CIA)獲准協助策畫並支持對克里米亞的攻擊,最終甚至獲准協助烏軍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