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退役上將:2027年攻臺論是「嚇阻用的」宣傳口號
美國前太平洋總司令、海軍退役上將布萊爾。記者程嘉文/攝影
二○二七年是中共解放軍百年,美軍高層不斷示警北京可能此時攻臺,曾任太平洋總司令的退役海軍上將布萊爾則認爲,此說法比較像是宣傳口號,臺灣愈能讓北京覺得出兵風險過高,甚至可能影響共黨統治存續,就愈有嚇阻效果,臺海維持和平的機率就愈大。
布萊爾上週應邀參加臺北政經學院基金會「二○二五臺海防衛兵推」,返美前接受媒體訪問表示,五角大廈每年都發布中共軍力評估,提及解放軍正逐步擴張,目標是成爲世界一流軍隊,但二○二七年只是過程中的一個階段,不會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
布萊爾說,觀察解放軍發展,其現代化步伐是全面性的,例如大量投資核子嚇阻、太空系統、航艦戰鬥羣、遠程後勤支援等領域,都不是專爲犯臺而打造;北京若有專爲建立對臺作戰能力的具體時間點,解放軍發展模式應該會非常不同。
布萊爾強調,絕不會低估解放軍卅年來的進步,但認爲人員素質的提升,不大可能趕上硬體更新速度,人員即使努力訓練、演習,還是無法代替實戰經驗,而從近年仍有多位將領突然「消失」下落不明,則可看出貪腐問題依舊存在。
他表示,如果到了二○二七年,臺灣已採取必要的強化防衛能力措施,美方也持續推進高超音速武器與其他先進科技的研發,屆時的整體態勢,美國與臺灣仍能維持有利地位。臺灣愈能讓北京覺得出兵風險過高,甚至可能影響共黨統治存續,就愈有嚇阻效果,臺海維持和平的機率就愈大。
布萊爾肯定臺灣軍官體系不屬任何政黨,而是效忠國家。但國軍與中共一樣,也面臨缺乏戰場經驗的問題。臺灣尤其吃虧之處,是無法和他國聯合演訓,交流訓練也比較缺乏,但與美軍合作已比廿年前改善很多。國軍另一點值得稱道的是,清楚自身所面臨的威脅,例如對哪些地區可能被敵人發動兩棲或空降攻擊,相關資訊都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