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求變

文/每日資本論

在年初大膽“變陣”後,這家國內知名科技零售公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近日,美團公佈的2024年第二季度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今年二季度,其實現營收823億元,同比增長21%,調整後淨利潤136億元,同比增77.6%。上半年營收爲1555.27億元,同比增長22.9%,調整後淨利潤爲211億元,同比增長60.4%。

不僅如此,二季度,美團年度活躍用戶數和商家數再創歷史新高,即時配送訂單數達62億單。

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此前,由於外部經營競爭環境不斷變化,美團果斷向自己“開刀”——上半年5次架構調整,試圖通過內部的扁平化、年輕化組織架構調整,讓美團更具市場競爭力。

答案令人振奮。花旗銀行的研究報告顯示,展望第三季及第四季,隨着加快回購速度,每股盈利提升比調整盈利更好。該行重申對公司的“買入”評級,目標價由140港元升至155港元,因在穩健的執行力及錄得具抗逆力的增長而看好美團。

聚焦質價比核心盤穩健

毫無疑問,業務和組織結構的扁平化會使美團更加貼近市場,對市場反應更加敏銳,執行力更強,對美團核心本地商業發展無疑起到了助推作用。

財報顯示,二季度公司的核心本地商業收入同比增長18.5%至607億元。業績提升的基礎是美團近乎樸素的商業邏輯:立足於用戶需求,持續爲用戶提供更具“質價比”的多元化供給,線上貨架模式與創新產品雙輪驅動,同時不斷完善商家側數智化產品及服務,帶動經營效率提升,最終激活生態鏈潛力。

比如,“神會員”計劃——2023年8月推出,背景是行業發展需要、競爭加劇以及美團到家到店業務融合。今年初,開始將神會員升級列爲S級項目;5月份開始在部分城市測試,7月份全面推出;所以這個調整對二季度業績影響很小,但是長期看可以顯著增強到家與到店業務的交叉銷售能力和護城河。

數據是最好的佐證。必吃榜商家“重八牛府”一週時間內神會員訂單佔比達到25%,人均單量增長8%;健康養生品牌沈園堂在美團上的交易額環比6月同期提升556%;電玩品牌大玩家7月神券訂單量佔比約45%,由神券交易帶來的門店新客數佔比超40%……

蘇奇髮型負責人曹觀橋介紹,“神會員”帶動線上訂單量環比增長約27%,某些套餐訂單量較活動前增長58%。“可能有部分用戶是從餐飲等品類過來,新客比例較多。”

截至7月4日,報名參加”神會員“的商家數量已超500萬家,覆蓋了休閒玩樂、美食團購等13項吃喝玩樂消費場景。

萬物皆可到家

即時零售是美團的另外一個亮點。衆所周知,即時消費已成爲當下消費的重要趨勢,誰能佔領這個高地,誰就能在零售行業裡找到舒服的位置。

細心的投資者或許已經發現,美團從最初的“一日三餐”到如今的“萬物皆可到家”,精準拿捏了用戶即時性多元化品類的需求,並通過強大、高效的履約能力迅速滿足用戶需求。

比如前不久剛推出的“秒提”服務,該服務填補了到店和到家場景間的服務空白,充分體現了美團替用戶“多想一步”。秒提可應用在堂食和外帶兩個場景,用戶在美團App上,選擇“秒提”下單的美食團購後,可直接在訂單頁點單,在線即可完成附近門店的驗券、點單和自提預約。到店後,用戶憑取單碼取餐。

更有意思的是,美團閃購不僅帶來的消費習慣遷移正在創造更多需求,而且反過來刺激更多新供給的出現。尤其是年輕用戶對閃購的接受度遠高於中老年用戶,在鮮花、計生用品、買藥、夜宵速食等特定場景刺激下,閃購會變成一種廣爲接受的生活方式。

從入口上講,美團APP首頁“看病買藥”“超市便利”“品質百貨”“蔬菜水果”“浪漫鮮花”等入口都屬於閃購的範疇。這些也代表了目前閃購發展比較好的六個優勢品類:醫藥計生用品、超市連鎖、便利店、生鮮水果、3C數碼家電、鮮花。

本季度閃購與更多快消、服裝、酒類和飲料等零售實體品牌展開合作,在節日、旅行和露營活動等不同場景下,滿足了更多消費者的即時需求。美團閃購也因此年度交易用戶數和交易頻次再次取得穩健增長,其中酒類零售的創新模式“歪馬送酒”於本季度實現了強勁的GTV增長。

截至6月底,美團季度內即時配送交易筆數達61.67億單,同比上升14.2%,日均超6700萬單。年度交易用戶的年均交易頻次,實現了自2020年年中以來15個季度的持續增長。

即時零售成功離不開騎手的辛勤付出與各方的支持。美團正積極與各地社區、本地商家、物企共同探索便捷的通行解決方案、設立休息站,進一步優化騎手配送環境、豐富騎手關懷。比如,8月23日,美團與萬科物業攜正式發佈“騎手友好社區通行解決方案”。兩家企業實現數據對接,騎手可在小區入口處使用微信掃描物業小程序碼,實現一鍵登記、即時驗證,通行全過程僅需數秒。雙方合作成果將於本月內上線3000餘個萬科物業在管小區。

截至8月中,美團“騎手友好社區”已覆蓋20餘城,並與上萬家本地門店合作落地“騎手友好商家”。

小商戶也有大舞臺

但僅僅“玩轉”自己還不能完全體現大平臺的價值。本季度,爲了支持各類零售實體的數字化能力建設,美團不斷完善商家側產品和服務,在滿足消費者質價比需求的同時,也反過來帶動了商家經營效率和規模效益提升。

以美團外賣爲例,其新推出的“品牌衛星店”項目,通過新模式幫助品牌方打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利用經營槓桿,以最小的經營成本撬動更廣泛的銷售。

“衛星店”模式中,美團爲品牌方提供了選址、裝修、運營等一系列全方位服務,還爲商家提供了佣金返還、流量扶持、運營指導等多項服務。軟硬扶持“雙管齊下”後,目前已有數百家知名品牌加入了“品牌衛星店”項目,其中不乏老鄉雞、海底撈等頭部餐飲品牌加盟,實現了顯著的業績增長。截至6月底,已有120個品牌在全國累計開出超800家衛星店。

除衛星店外,在整體美團外賣和美團團購商家經營側,美團也始終通過數字化、智能化小幫手,助力商家實現更高效、更精準的運營。

閃購旗下美團閃電倉,通過提供在線運營、定價策略、流量支持和履約服務等措施,全鏈路幫助商家經營提質增效,本季度拓展到更多地區。美團醫藥也在8月發佈了全新數字化解決方案“HEALTH”經營增長模型,旨在幫助藥企打造品牌影響力,助力藥店提升服務效率。目前,美團醫藥的線上醫保購藥服務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青島等多個城市開通,覆蓋數十家連鎖藥店品牌。

得益於傳統消費旺季的到來,美團到店酒旅業務再次實現穩健增長,訂單量同比增長60%以上,年度交易用戶數同比增長近35%,年度活躍商家數亦創新高。

二季度,大衆點評發佈2024年“必吃榜”,近2800家餐廳中近半數爲城市特色餐廳,46%爲本地餐飲小店。美團跟隨用戶發現更多煙火小店,同時持續陪伴上榜餐飲商戶的經營成長,讓“小商戶也有大舞臺”。

更具想象力的是,美團海外業務的發展。據美團方面介紹,目前海外業務被計入在新業務中,佔比較小。相信海外業務是長期發展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塊,會持續保持耐心。

可以肯定,一旦美團海外業務走上正軌,必然實現了海內外市場“兩條線”並進的局面,其護城河將更爲牢固,美團也將更穩健。

【文章只供交流,並非投資建議,請注意投資風險。碼字不易,若您手機還有電,請幫忙點贊、轉發。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