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凌晨4點,上海街頭涌入上百人...他們大多來自河南、安徽、東北等地,等待一份工作

3月的一天,凌晨3點50分,上海松江區新橋鎮零工驛站前出現了當天第一名尋找零工機會的務工人員。短短半小時內,這裡將涌入上百名務工者。

他們大多來自河南、安徽、東北等地,有男有女,主要從事綠化、園林、建築等行業。很多人就住在附近。對他們來說,每天凌晨守在這裡,已經成了習慣。

這裡的“零工早市”在多年前就自發形成。凌晨招工,白天開工,輻射範圍能延伸至長三角。2024年7月,爲改善原先馬路勞務市場無序的狀況,政府在附近建成“零工驛站”,提供服務,組織對接。驛站由多部門協同共治。現場能看到工作人員進行車輛、求職、用工登記等。

來自東華大學人文學院的社會學研究者顧楚丹也在現場調研。她介紹,松江區的零工市場發展具有鮮明的區域特徵,在產業用工需求、勞動力構成、招工方式上都體現了本地化特點。零工驛站的建設是政府推進零工市場治理的重要手段,她期待驛站能進一步優化運營模式,提升匹配效率和服務質量,包括去迴應勞動者權益保障較薄弱的問題,如就業、勞動糾紛等——立足鎮域特色,推動轉型升級。

臨近7點,當天的“零工早市”開始散開。8點,一些沒有找到活的務工者徘徊在路邊,或聊天,或張望。

上觀新聞·解放日報原創稿件,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作者:盧芳明 李創

微信編輯:泰妮

◢ 近期熱文↓↓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