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被瓶瓶罐罐「洗腦」?視覺降噪讓房間和腦袋都淨空
▲只用一條膠帶,就能讓房間從雜亂變寧靜。遮住瓶身Logo後,視覺變得乾淨,心也跟着安靜下來,重新看見生活的本質。(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下同)
記者張芳瑜/綜合報導
平常的你有在觀察自己的家裡環境嗎?沒有的話,現在請你環顧一下四周,有沒有發現房間裡其實充滿了各種標籤與品牌名稱,從化妝品到香水、從洗髮精到護髮產品,幾乎每一個瓶子上都印着鮮明的Logo和標語,這種無形的視覺干擾被心理學家稱爲「視覺噪音(Visual Noise)」。國外網站《Bustle》分享,近期在Instagram上,一位創作者@chessiedomrongchai發起了「遮標籤運動」,她用遮瑕膠帶將所有美容產品的標籤蓋住,結果意外掀起討論。
她在留言中解釋:「我這樣做,是爲了讓自己不再被品牌牽着走,學會專注於產品的功能,而不是名稱。」這個舉動引起許多網友共鳴,有人留言說:「這能幫助我們停止過度消費,專注於真正的需求,對大腦與地球都好。」也有人表示:「視覺上瞬間變得安靜許多!」
Chessie回覆指出,其實我們的大腦每天都在自動閱讀、辨識這些標籤,即使沒有意識到,也在持續被刺激。當你移除這些「視覺噪音」,整個環境會變得更安靜、更舒服。
什麼是「視覺噪音」?
心理治療師Lisa Chen表示,所謂視覺噪音,就是生活中不斷出現的品牌標籤、廣告語、行銷標誌。從浴室裡顏色鮮豔的洗髮精瓶,到梳妝檯上各種大小不一的彩妝罐,再到廚房的谷片盒、辦公桌上的文具用品,這些無處不在的「字與圖」,長期下來會讓人產生一種低度壓力感。「久而久之,我們的空間就像迷你藥妝店一樣擁擠,這些視覺雜訊會累積成心理負擔,讓人潛意識裡覺得『太多了』。」她說。
爲什麼要減少視覺噪音?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在意,但這些標籤其實會讓神經系統疲憊。Lisa解釋:「當我們必須處理大量的視覺資訊時,大腦會更費力地篩選、分辨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這會造成長期、輕度的壓力。對於感官敏銳的人而言,這尤其容易造成過度刺激。」
減少視覺噪音,其實是給大腦放個假。她補充:「這樣做可以降低『決策疲勞』。視覺雜亂不只是地板上的東西,而是大腦每天必須處理的資訊。當我們移除那些不斷呼喊注意的元素,就能更專注、更穩定。」
另外,這也能減少焦慮感,甚至抑制購物衝動。Lisa強調:「Logo並非中性符號,它本身是一種行銷提示,會潛意識地激發『再買一次』或『換新版本』的慾望。當你遮住這些標籤時,就能更容易珍惜手邊已有的物品,而不是不斷想添購。」
如何消除視覺噪音?
實際執行並不難。你可以像Chessie一樣,用膠帶蓋住標籤,或是將產品倒入透明或無印的玻璃瓶中,再把多餘的包裝移除。若你經常忍不住想購買「更美」的新品,不妨從蓋住品牌名開始。
當視覺世界安靜下來,你會驚訝於那股平靜感的出現。Lisa說得好:「當你的環境不再對你大喊大叫時,你終於能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