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必喝含糖飲料?小心糖份超標引發肝臟問題
過量飲用含糖飲料可能造成代謝性脂肪肝病,嚴重可引發肝臟發炎或癌症。(圖片來源/Pexels)
生活壓力大,每天總想來一杯含糖飲料嗎?但小心養出疾病!研究顯示,含糖飲料中的糖,不僅會影響體重,更可能對肝臟健康造成嚴重威脅。若長期、大量攝取,卻未加以控制,恐導致脂肪肝,甚至進一步出現發炎反應與癌症。
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2024 年「今年超了沒?」調查,國內脂肪肝盛行率高達 53.3%,也就是每2位受檢者就有一人患病。所謂脂肪肝,即肝臟裡有太多油,當肝細胞內的三酸甘油酯含量超過 5% 時,即可診斷爲脂肪肝。
脂肪肝並非單純的肝臟問題,而是一種涉及全身代謝與健康的疾病。若缺乏控制,約 10~30% 的脂肪肝患者可能進展爲代謝性脂肪肝炎,代表肝細胞已經受損並伴隨發炎;長期慢性發炎則可能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嚴重時更可能演變爲肝癌。代謝性脂肪肝的常見症狀,包括體重減輕、右上腹疼痛、嚴重疲勞與虛弱、食慾不振、腹部腫脹,以及皮膚與眼白髮黃等。
含糖飲料中的添加糖來源多樣,包括蔗糖、高果糖漿、蜂蜜與糖漿,廣泛存在於碳酸飲料、能量飲料、含糖茶飲與咖啡中。研究指出,與偶爾飲用者相比,經常飲用含糖飲料者,罹患脂肪肝的風險高出一倍。果糖是最主要的元兇,它幾乎完全在肝臟中代謝,過量攝入會轉化爲脂肪並在肝臟中堆積,進一步造成脂肪肝。此外,過度攝取含糖飲料還會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增加胰島素抗性的風險,進而提高糖尿病的發生率,而糖尿病正是脂肪肝的重要危險因子。
此外,長期高糖飲食還會增加體內氧化壓力,引發肝細胞發炎並加劇肝損傷。同時,含糖飲料會改變腸道菌相,破壞腸道屏障,使內毒素等有害物質進入肝臟,進一步觸發發炎反應,讓肝臟健康雪上加霜。
炎炎夏日,許多人喜歡來一杯冰涼飲品消暑解渴,甜味也能暫時帶來愉悅感。但在享受之餘,也應留意含糖飲食的攝取量,減輕肝臟負擔,養成均衡飲食習慣,才能真正喝得安心、維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