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縱覽丨寧波“綠色密碼”引聚焦:製造業大市答好兩道題(中新社)
近日,來自全國各地生態環境系統的專家、領導和媒體,在浙江寧波參加了環保設施向公衆開放及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現場觀摩活動。當日,他們分別走進寧波(鄞州)生態環境志願者之家和位於北侖的寧波鋼鐵有限公司、寧波北侖巖東水務有限公司,並參加首批全國石化、電力、鋼鐵、建材行業環保設施公衆開放啓動儀式,全程“乾貨”滿滿。
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週年,作爲製造業大市的寧波,因何在建設和守護生態文明過程中,成爲各方目光的聚焦點?多年來,其在環保設施向公衆開放,以及生態環境志願服務上的發力與成果,正是原因。
從“鄰避”到“鄰利”
作爲當地最早一批啓動環保設施開放的企業,寧波鋼鐵有限公司目前有3條不同特色的公衆參觀線路,涉及碧水觀魚、鐵水梨花、燒結煙氣綜合治理設施等6個開放點位和4個工業旅遊點位。
“我們不僅讓公衆領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更從另外一個視角倒逼企業持續進行綠色化、智能化升級,改變對鋼鐵工業的刻板印象,變‘鄰避’爲‘鄰利’。”寧波鋼鐵能源環保部部長薛建倉介紹。
2022年,寧波鋼鐵投資1.37億元,建成環保設施公衆開放和工業旅遊景區,累計接待2300餘批65000多名公衆參觀。
守護綠水青山,需要民衆的參與支持,更需要解決百姓“疑問”。“處理危險廢物,會不會對我們生活有影響?”“鋼鐵廠產生的廢氣廢水究竟是如何處理的,有沒有外泄?”……針對這些問題,寧波於7年前啓動環保設施單位向公衆開放工作,構建多元參與行動體系,政企民共繪綠色發展同心圓。
截至目前,該市共設立環保設施向公衆開放單位61家,其中“新四類”25家,數量居全國前列。這61家環保設施公衆開放單位涵蓋“老四類”環保設施,即環境監測設施、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危險廢物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設施。
在做好“老四類”設施開放的同時,該市也大力推進石化、電力、鋼鐵、建材等“新四類”環保設施向公衆開放。
“北侖是全市唯一‘新老四類’全開放的區域,率先建設全國環保設施公衆開放標杆區。”寧波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北侖區已有18家環保設施開放單位。
在亞洲漿紙業,“綠色造紙文化館”以沉浸式體驗,展現造紙業綠色轉型成果;在巖東污水處理廠,通過水系列微課程、趣味實驗等普及節水護水知識,吸引衆多市民前來打卡……
7年來,爲解決有的環保設施開放單位位置偏遠、接待能力有限、開放時間限制等客觀因素,寧波還開啓“雲展廳”開放模式。北侖環保固廢處置有限公司、寧波明州環境能源有限公司等20餘家環保設施單位實現了線上VR全景參觀。
從志願服務到全民行動
日前,在北侖青峙化工園區,青清果志願服務隊4位民間嗅辨師走馬上任開始現場“聞臭”監督。這是青峙化工園區創建“清新園區”的一次探索性嘗試。
“我們經常用儀器檢測園區內的空氣,但周邊市民還是會不時反映空氣裡有臭味。因此我們將人工嗅辨與儀器檢測相結合,通過‘國標+鼻標’的形式,提高標準,督促企業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寧波市生態環境北侖分局相關負責人說。
截至目前,青清果志願服務隊首創的“民間嗅辨師”機制,累計進企嗅辨300餘次,推動落實環保技改130餘項。
從一個人到一羣人,從志願服務到行動自覺,“不負青山,贏得金山”,成爲越來越多寧波人的共識。目前,該市有40多支生態環境志願服務隊伍實現數字化管理,正式註冊志願者超1萬人。
在慈溪,一次杭州灣溼地拍鳥拯救“小天鵝一家”的經歷,讓施建慶從此成爲一名“鳥叔”,併成立了寧波野生動物保護協會。6年多來,協會已救助2500多隻鳥,其中二級保護動物542只,協會成員也從最初的50人增加到超1150人。
在北侖,以“綠滿港城環保公益服務中心”爲核心,10支志願隊伍守護一方藍天碧海。“綠手環”協會百名環保監督員,促成寧鋼脫硫改造等20餘項技改;“生態之友”“藍海豚”等隊伍開展淨灘行動230餘次,清理海岸線超10公里;“庫小二”志願隊15年如一日清理河道垃圾百餘噸,守護四大水庫水源地……
在象山,當地持續守護“神話之鳥”,連續十年成功招引中華鳳頭燕鷗,併成功孵化出209只雛鳥,佔世界各類繁殖地孵化總數的80%以上,爲全球瀕危物種和海鳥保護提供了啓示
統計顯示,寧波已持續十年開展“守護海岸線”活動,累計開展淨灘行動2560次,清潔海岸累計超1200公里;“甬有生態”親子課堂公益活動,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普及生態環境知識,累計參與人次超2萬。
來源 | 中新社
記者 | 王逸飛 張斌 劉金鑫 嚴卓慧
編輯 | 李夏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