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臺股 ETF 10月有甜頭

法人認爲,可持續留意美、臺、日股等三大類ETF,透過拉回逢低或是定期定額方式參與。聯合報系資料照

聯準會(Fed)9月宣佈降息1碼,爲今年首次降息,且據聯準會會議紀錄顯示官員傾向今年再次採取寬鬆政策,Fed Watch最新數據,10月降息機率達92.5%,主要股市紛紛上演資金行情。法人認爲,投資人可持續留意美股、臺股、日股等三大類ETF,透過拉回逢低或是定期定額方式參與。

展望美股後市,國泰北美科技(00770)經理人林淑娟表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稱AI推理需求將迎來「十億倍」的爆炸式成長,並強調AI已是下一場工業革命。OpenAI總裁Greg Brockman也提出,爲實現「永線上、永工作」的AI未來,全球可能需要高達100億個GPU或同等算力。

隨着AI大模型需求爆發,全球科技巨頭如微軟、Google、Meta與亞馬遜預計2025年資本支出將達3,510億美元,AI競賽將持續帶旺市場,下一步就是AI應用軟體推出的爆發期,值得關注相關ETF。而國泰北美科技以軟體類股爲主,股價自今年低點35元,截至目前已反彈超過20元,來到55元,已走在軟體應用落地的道路上,後市可期。

中國信託投信基金經理人王建武表示,根據花旗預估,全球AI基礎設施資本支出將自2023年的1,340億美元,躍升至2029年的逾2.1兆美元。而根據美國銀行(BOA)統計,2025年以來全球股票資金流入高達1,985億美元,其中科技與美股板塊貢獻最多。

王建武指出,當降息環境帶動資金迴流風險資產、AI投資進入高速成長階段時,以輝達、微軟等爲首的大型科技公司,具備全球最強的EPS成長動能與自由現金流優勢,有望持續引領美股向上,投資人可以透過相關美股ETF如中信美國創新科技(009801),掌握這波科技創新帶來的成長紅利。

臺股部分,中國信託投信表示,展望第4季資本市場,AI相關題材不斷,如PCB、CPO、記憶體漲價題材,都持續吸引資金涌入,題材輪動健康,顯示臺股可望仍由AI與半導體領軍。

中信小資高價30近半年市價飆漲88.4%,表現高居臺股主、被動ETF最強,其成分股包含各領域龍頭,如晶圓代工臺積電、網通股王智邦、銅箔基板龍頭臺光電,散熱龍頭奇𬭎,以及ASIC的世芯,今年以來股價表現都很不錯,也反映在績效上。

預期第4季,臺股可望震盪向上,投資人可以透過相關ETF佈局,掌握這波旺季行情。

至於日股市場,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總裁,有望成爲首位女首相,而「早苗經濟學」主張擴張性財政政策,透過刺激支出推動經濟成長,並聚焦於經濟安全與高科技產業發展,被普遍視爲安倍經濟學的繼承與深化版本,而與安倍經濟學以民間企業爲增長主角的「第三支箭」相比,早苗經濟學更強調政府在戰略產業中的主導地位,也就是政府必須戰略性投入資金支持半導體、AI等對國家競爭力至關重要的尖端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