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3學者獲諾獎 為癌症及自體免疫疾病治療闢新徑

美國學者布朗柯和藍斯德爾及日本免疫學家阪口志文今天共同榮獲諾貝爾醫學獎,他們關於「周邊免疫耐受性」的重大發現,確認了「調節性T細胞」細胞的存在,促進了癌症及自體免疫疾病的醫療發展。

根據諾貝爾獎官網,布朗柯(Mary E. Brunkow)和藍斯德爾(Fred Ramsdell)以及阪口志文因爲關於「周邊免疫耐受性」(peripheral immune tolerance)的重大發現,共同榮獲2025年諾貝爾醫學獎。

上述得獎者確認免疫系統安全守護者「調節性T細胞」(Regulatory T cells)的存在,它們能防止免疫細胞攻擊自身組織。

2025年諾貝爾醫學獎委員會主席康培(OlleKämpe)表示:「他們的發現對我們理解免疫系統如何運作,以及爲何並非每個人都會罹患嚴重自體免疫疾病,具有決定性影響。」

阪口志文在1995年的第一個重大發現,挑戰了當時的主流觀點。當時許多研究人員認爲,免疫耐受(immune tolerance)的形成僅是透過胸腺中潛在有害免疫細胞被清除,這個過程稱爲中樞耐受(centraltolerance)。

阪口志文則證明免疫系統比想像中更復雜,並發現了一種人們先前不知道的免疫細胞,它們能保護身體免於自體免疫疾病。

布朗柯和藍斯德爾於2001年的重大發現則提出解釋,爲何特定小鼠品系(mouse strain)容易罹患自體免疫疾病。

他們發現這些老鼠的基因中存在一種突變,並將此基因命名爲Foxp3。他們還證明人類的對應基因發生突變,會導致嚴重自體免疫疾病IPEX症候羣。

兩年後,阪口志文把他們的發現串連起來,證明Foxp3基因掌控他在1995年所發現細胞的生成。這些細胞現在稱爲「調節性T細胞」,能監控其他免疫細胞,確保免疫系統對自身組織保持耐受。

上述得獎者的發現開啓了「周邊耐受」(peripheraltolerance)研究領域,促進癌症及自體免疫疾病的醫療發展,也有望提升器官移植成功率,目前其中數項治療方法已進入臨牀試驗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