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副國務卿坎伯發文 分析家憂機艦意外導致美中衝突

策略諮詢公司亞洲集團董事長、美國前副國務卿坎伯六日在美國「外交事務」雜誌刊文說,儘管美國軍事戰略家與規畫人員日益着重防備中國大陸在西太平洋(尤其關於臺灣)的蓄意軍事行動,但美中兩軍機艦近幾年的多件驚險事件,已讓美國分析家深感焦慮,擔心兩軍一旦發生意外或溝通不良,恐將兩國捲入雙方不樂見的衝突。

該文題爲「等着發生的美中危機」,提到前年十月廿四日,一架美軍B—52轟炸機在南海國際空域被一架共機攔截,發生一系列危險的高速操作。同年六月,美軍驅逐艦鍾雲號正穿越臺海,一艘中國軍艦在相距不到約一三七公尺處橫切過美艦前方。這只是近幾年兩軍險些發生意外的其中兩例。

美方擔憂並非新鮮事。美國幾十年來一直試圖爲與中國的軍事關係設護欄,並常取法冷戰時維持美蘇關係穩定的策略。如今共軍強化在臺海、南海軍事存在,美中緊張也在貿易、科技等領域升溫,美國官員更加關注建立信任措施,以提高軍事行動的可預測性。美方也聚焦危機溝通,以確保小意外不致演變成全面戰爭。

但美國官員雖一再嘗試改善雙方軍對軍溝通,中方就連最基本的安全規則,也一直拒絕建立與使其成爲條文。儘管北京對此猶豫的原因不斷演變,始終不變的是中方深深懷疑美國主導的倡議能否促進中國利益。

華府要消除北京這種長期存在的疑慮,並不簡單。但美中軍事實力如今已被視爲可並駕齊驅,潛在升級的風險更大,希望重啓美中軍事外交的美國官員必須理解中方深刻的不信任感,並以合理方式克服。

儘管若干中國分析家甚至部分解放軍軍官,都主張提高美中軍隊之間的透明度,但中共領導階層偏好對解放軍的現有能力和危機應對方案保持不透明。歸根究柢,中共領導層認爲,模糊性可讓他們在危機時的彈性提升到最高,並增強嚇阻力。

坎伯說,中國高層領袖可能正淡化甚至排除意外開戰風險,畢竟自韓戰後期以來,美中就未曾經歷嚴重軍事緊張局勢。但美國應在緊急狀況發生前,繼續推動建立健全的危機溝通管道。他說,美中須有遠見以建立這類溝通管道,而不是讓世界面臨在印太地區遭逢類似古巴飛彈危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