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評估「總督」翼地效應機 實測關鍵運輸能力
美陸戰隊與REGENT Craft簽署新合約,將對「總督」翼地效應機展開進一步評估。圖爲全尺寸版本原型機測試照片。(取自REGENT Craft公司「X」帳號)
「總督」翼地效應機有望增強美軍部署彈性與後勤能量。圖爲該機飛行示意圖。(取自REGENT Craft公司網站)
除2名駕駛外,「總督」還可搭載12位乘客。圖爲載人配置示意圖。(取自REGENT Craft公司網站)
該機在全載貨狀態下的酬載可達近1600公斤。圖爲載貨配置示意圖。(取自REGENT Craft公司網站)
軍聞網站「The War Zone」3日報導,美國陸戰隊和新創公司REGENT Craft日前達成第2階段協議,正持續深化合作,對新型翼地效應機「總督」(Viceroy)展開進一步評估,盼該平臺未來能協助部隊提升關鍵運輸後勤能量,有效支持高強度作戰行動。
陸戰隊與民間企業深化合作
報導指出,美陸戰隊戰鬥實驗室(MCWL)和REGENT Craft公司,3月26日簽署價值1000萬美元(約新臺幣3億元)合約,用以進一步評估「總督」翼地效應機的各項性能,並將在具挑戰性的海洋環境中,實地測試其執行人員與裝備運輸等重要後勤任務的能力,以滿足關鍵的國家安全需求。
由REGENT Craft公司產製的「總督」翼地效應機,因爲其獨特的飛行特性,能快速避開敵方感測器,運送部隊人員及裝備,因此獲得美國陸戰隊青睞,於2023年底與REGENT Craft公司,簽署價值475萬美元(約新臺幣1.4億元)的第1階段合約,對新型翼地效應機進行初步評估,且已於3月初在羅德島州外海結束相關作業,順利完成包含4分之1比例原型機測試,和全尺寸版本海上測試等12項具體目標,也成爲本次新合約的基礎。
填補高速運輸存在缺口
美陸戰隊戰鬥實驗室(MCWL)官員科赫指出,目前陸戰隊在高速運輸能力上存在缺口,而「總督」有望填補此空缺,若日後順利獲美軍採用,除有望增進陸戰隊機動性外,也能強化部隊未來在太平洋等區域,或基礎設施有限等艱困環境中,執行後勤運輸、醫療後送、偵察、滲透與撤離等多元任務能量。
「總督」機身長約17.5公尺、翼展19公尺、高4.7公尺,採全電力驅動,具備低熱訊號與低尾流等不易被偵測的特性,且無須跑道起降,此外,「總督」除具翼地效應飛行能力外,也結合艇型機身及水翼結構,使其可在低速時於水面浮航,待提升速度後以水翼托起機身加速,最終完全脫離水面以翼地效應低空飛行;最高時速可達近290公里、最大航程289公里,含2名駕駛在內共可搭載14人;載人配置狀態下的酬載可達約1361公斤,全貨機配置酬載則能提高至約1588公斤,而機體還可由C-17等大型運輸機載運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