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PC 市場露疲態 法人憂不利華碩、宏碁等品牌銷售
研調機構IDC發佈最新報告指出,第2季全球PC出貨量年增6.5%、達6,840萬臺。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研調機構IDC發佈最新報告指出,第2季全球PC出貨量年增6.5%、達6,840萬臺,前五大品牌以蘋果、華碩(2357)增幅最大。惟IDC示警,雖然多數地區的PC市場成長強勁,但美國市場已開始感受到進口關稅衝擊支出的壓力。
美國現爲全球最大PC市場,法人憂心,美國市場開始露出疲態,恐不利蘋果、華碩、宏碁、微星、技嘉等品牌銷售,進而拖累廣達、仁寶、緯創、英業達、和碩等代工廠出貨動能。
IDC全球裝置追蹤事業羣副總裁雷斯表示,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看到成長似乎很奇怪,但其實這股動能背後的因素錯綜複雜,「產業供應鏈正盡力因應各種不確定性,因爲沒人想錯失機會,但同時,考慮到上半年出貨強勁,導致庫存積壓的風險升高。更大的問題在於,進入第3季末及之後的整體需求變化」。
IDC分析,品牌商可能因各自策略,分散於不同時間和地區調漲價格,這也可能促成部分業者爲清理庫存而推出促銷方案,在預期漲價之際,反而出現降價優惠。
不過,美國市場上季持平,IDC行動裝置追蹤研究副總裁鮑查德指出:「我們原本預期美國市場因年初庫存增加而降溫,但現在看到的狀況可能顯示,那裡的PC需求因預期進口關稅即將生效而減弱。」
他也說,其他地區的PC需求依然強勁,主要是設備老化亟需汰舊換新,加上企業和消費者持續轉向Windows 11系統。
針對美國市場提前備貨,宏碁董事長陳俊聖先前指出,宏碁在美國沒有提前拉貨,目前庫存大約六至八週,庫存並沒有特別異常的現象。
華碩共同執行長鬍書賓5月初在法說會上表示,公司在去年第4季開始部署相關因應措施,於美國市場啓動策略性備貨,產品類別包含筆電與主機板等。他當時指出,華碩在美國的通路備貨約可支應三至六個月,視產品類別而定。
IDC統計,第2季出貨前五大的PC製造商與首季相同,聯想第2季出貨量大增15.2%、達1,700萬臺,出貨市佔率年比擴增1.8個百分點、達24.8%,蟬連榜首。
惠普(HP)首季出貨年比成長3.2%、達1,410萬臺,惟出貨市佔率萎縮0.6個百分點、降至20.7%,位居第二。
戴爾(DELL)出貨下滑3%、降至980萬臺,市佔率從去年同期的15.7%減退到14.3%,排名第三。
名列第四的蘋果是大贏家,出貨量激增21.4%、達620萬臺,出貨市佔率也擴增1.1個百分點至9.1%。華碩出貨也大幅成長16.7%、達490萬臺,市佔率去年同期的6.6%擴大到7.2%,爲臺廠最佳。
延伸閱讀
華碩:下半年 PC 市況難說
雙 A 6月營收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