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野蓮鳥」展翅 高市客委會獲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
高雄市客委會主委楊瑞霞一同推廣守護水雉的野蓮品牌,希望讓消費者也能實質參與保育行動。(美濃湖水雉覆育工作站提供/林雅惠高雄傳真)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推動「水雉覆育專案」,以「水雉+野蓮」爲核心打造生態保育與客莊文化共榮模式,成功讓稀有物種水雉重返美濃湖繁衍生息,並結合社區與產業發展,近日榮獲2025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環境保護組優選。
客委會指出,美濃農民自1986年開始栽種野蓮,不僅帶動地方產業,也孕育溼地生態,2017年水雉再度現蹤,並在高雄鳥會協助下設立「美濃湖水雉棲地覆育工作站」,8年來,水雉族羣由候鳥轉爲定居繁殖,去年雛鳥數達74只,顯示覆育成效顯著。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推動「水雉覆育專案」,以「水雉+野蓮」爲核心打造生態保育與客莊文化共榮模式,成功讓稀有物種水雉重返美濃湖繁衍生息,並結合社區與產業發展,近日榮獲2025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環境保護組優選。(高雄市客委會提供/林雅惠高雄傳真)
除了棲地營造,市府也串聯野蓮產銷班、社區團體成立「護雉聯盟」,推動友善農法與環境教育,出版客語繪本、創作客語歌曲,讓水雉有了在地名字「野蓮鳥」,並規畫「水雉小旅行」,將溼地生態、農村產業與客家文化結合,形成「生態、生產、生活」三生一體的永續模式。
評審團肯定該專案翻轉傳統自上而下的保育思維,透過多元共治串聯保育、農業、文化與教育,展現社區參與的力量,客委會強調,未來將持續推動生態農業,擴大水雉覆育經驗至其他作物與地區,讓客莊永續治理的成果擴散全高雄。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推動「水雉覆育專案」,以「水雉+野蓮」爲核心打造生態保育與客莊文化共榮模式,成功讓稀有物種水雉重返美濃湖繁衍生息,並結合社區與產業發展,近日榮獲2025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環境保護組優選。
客委會指出,美濃農民自1986年開始栽種野蓮,不僅帶動地方產業,也孕育溼地生態,2017年水雉再度現蹤,並在高雄鳥會協助下設立「美濃湖水雉棲地覆育工作站」,8年來,水雉族羣由候鳥轉爲定居繁殖,去年雛鳥數達74 只,顯示覆育成效顯著。
除了棲地營造,市府也串聯野蓮產銷班、社區團體成立「護雉聯盟」,推動友善農法與環境教育,出版客語繪本、創作客語歌曲,讓水雉有了在地名字「野蓮鳥」,並規畫「水雉小旅行」,將溼地生態、農村產業與客家文化結合,形成「生態、生產、生活」三生一體的永續模式。
評審團肯定該專案翻轉傳統自上而下的保育思維,透過多元共治串聯保育、農業、文化與教育,展現社區參與的力量,客委會強調,未來將持續推動生態農業,擴大水雉覆育經驗至其他作物與地區,讓客莊永續治理的成果擴散全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