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農業部次長訪臺 會晤肉品領袖
臺美關稅談判進入關鍵時刻。圖爲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前左)日前說明臺灣對美談判爭取更合理的對等關稅稅率。(本報資料照片)
正值臺美關稅談判進入關鍵時刻,美國在臺協會(AIT)29日宣佈,美國農業部貿易及對外農業事務次長盧克.林德柏格29日至10月1日率貿易團訪問臺灣。林德柏格表示,此行將幫助美國出口商與主要買家建立聯繫,並幫助他們建立合作伙伴關係,以更好地開拓這個充滿活力的市場。
林德柏格曾擔任南達科他州貿易協會會長暨執行長,也曾擔任美國進出口銀行幕僚長及策略長。根據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新聞稿,此次貿易團訪問臺灣,旨在爲美國企業拓展貿易機會,並促進美國農產品出口。代表團成員有近50家農企業、貿易協會以及來自3個州的農業部門的代表。
AIT表示,林德柏格訪臺期間,將參與美國農業企業貿易代表團相關活動,與美國肉類出口協會及臺灣肉品產業領袖會晤,並主持一場與美國農業界代表對談的圓桌會議。此外,林德柏格也將出席由AIT與美國谷物暨生質產品協會共同舉辦的論壇。
由於AIT表示此次貿易團將與臺灣肉品產業領袖會晤,不過,肉類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及禽肉行銷發展協會昨皆表示未收到相關消息,肉類全聯會理事長陳德南表示,既然來者爲美國,又傳聞邀集許多肉品業者對談,猜測應該會針對美牛部分進行洽談。
他表示,業者對於豬肉方面較不擔憂,因綜觀目前肉品輸入,美國主要以牛肉爲主,而豬肉則是由澳洲、加拿大等其他國家進口,美國豬向來不受消費者青睞。
農業部長陳駿季9月14日已隨外交部籌辦的「2025臺灣農產品貿易赴美友好訪問團」訪美,並於27日返抵國門,此趟出行也有別以往,簽下4年100億美元的貿易意向書,金額較過往增加約25%,內容涵蓋黃豆、小麥、玉米、牛肉4品項,農業部第一時間解釋,所有內容皆爲有利國內消費者之品項,且也有助於臺美關係深化。
如今改爲美國農業部次長率團訪臺,時值臺美貿易談判敏感時刻,對此,農業部迴應,該事項由外交部統籌規畫,因此不便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