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逾2000死 乳頭分泌物藏殺機 2顏色恐罹癌

醫師提醒女性,若乳房出現硬塊、乳頭長期反覆有分泌物,應視爲乳癌警訊,就醫進行檢查。(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在臺灣每年約有2000多位婦女死於乳癌。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乳癌的早期警訊除了摸到乳房硬塊之外,還包括乳頭凹陷或有分泌物等,有研究發現,乳頭若長期反覆出現分泌物,當中高達23%的人,會發現有惡性腫瘤,尤其是透明黏稠狀、血色分泌物,更要提高警覺。

黃軒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很多婦女以爲乳房沒摸到硬塊就沒事,但其實超過15%的乳癌患者,在早期完全沒有硬塊症狀,等到腫塊出現時,病程往往已非早期,也錯失治療契機。以下爲早期乳癌可能出現的警訊。

不少女性以爲只有哺乳期纔有分泌物,事實上,單側乳頭的非乳白色分泌物,特別是血色或透明黏稠狀的分泌物,也可能是乳癌的警訊。有研究指出,超過80%的女性,一生中都曾有乳頭分泌物,但若是長期反覆的分泌物,其中高達23%的病例,會發現有惡性腫瘤。

包括乳頭的凹陷、脫皮、發紅,乳頭的凹陷可能表示有腫瘤在拉扯乳腺組織,若出現乳頭或乳暈脫皮、潮紅,甚至溼疹狀變化(Paget氏病),可能代表乳癌已影響到皮膚層。

乳房若出現表面凹凸不平,例如橘皮樣改變,可能與發炎性乳癌有關,這種乳癌進展快速,需立即處理,研究發現,發炎性乳癌患者常因誤以爲是皮膚過敏而延誤就醫。

即使乳房觸感正常,腋下或鎖骨上的無痛腫塊,也可能是癌細胞已擴散到淋巴。有研究顯示,約20%乳癌患者初診時,已有淋巴結異常的情況。

長期的乳房體積變化、不對稱或持續性刺痛、灼熱等感覺異常,一定要快就醫,一項臨牀分析指出,乳房不對稱變化在乳癌患者中,顯著高於健康族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