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奪6000人性命 國內7成大腸癌患者 有驚人共同點

醫師表示,7成的大腸癌患者都有飲食少纖維、多紅肉等不良生活習慣。(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灣每年新增1萬多名大腸癌患者,奪走6000多位國人性命。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表示,70%以上大腸癌病例都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包括吃太多紅肉與少纖維、缺乏運動、過胖或抽菸、喝酒等,都是危險因子,他強調「健康不是運氣,而是選擇」,從生活習慣改變,就能預防大腸癌。

劉博仁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近日他的門診,來了兩位大腸癌初診患者,另還有兩位大腸癌複診患者,大腸癌已連續多年高居臺灣癌症發生率第一,但其實70%以上的病例,都與生活習慣有關,這些都是可以透過飲食與生活方式來預防,並點出大腸癌的6大危險因子。

■不良飲食:過量攝取紅肉、加工肉、油炸與高糖食物,會增加腸道發炎與致癌風險。

■缺乏纖維:蔬菜水果吃太少,會減少腸道好菌,影響腸道健康。

■缺乏運動:久坐會讓腸道蠕動變慢,增加毒素累積機會。

■過重與肥胖:內臟脂肪過多會促進慢性發炎,增加大腸癌風險。

■抽菸與飲酒:香菸與酒精代謝產物會損害腸道細胞,誘發癌變。

■家族病史:若直系親屬曾罹患大腸癌,應提高警覺,提早篩檢。

劉博仁指出,要預防大腸癌,就要從改變生活做起,建議要做以下5點,包括1.健康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豆類,補充纖維與益生菌,減少腸道負擔。2. 規律運動,每週至少150分鐘快走、游泳、瑜珈,促進腸道健康。

劉博仁指第3點是控制體重,維持健康的BMI,避免內臟脂肪囤積。4.戒菸限酒:遠離菸酒,減少腸道細胞受損風險。5.定期篩檢:50歲以上,有家族史高風險族羣40歲起,應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以及早發現腸癌病變,遠離大腸癌風險。

★《中時新聞網》: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戒菸專線:0800-636363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