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MQ-9掛載新型莢艙 遂行多元任務

美國海軍公佈照片顯示,MQ-9無人機持續測試新型通訊傳輸與電戰莢艙,可望發揚先進技術,拓展作戰效能。(取自NAVAIR「X」帳號)

參與測試的「SkyTower II」具備先進傳輸效能,可執行遠距離通訊與資料共享作業,提升美軍戰場覺知能量。(取自取自Galt Aerospace公司網站)

MQ-9無人機可望扮演「數位化四分衛」,執行情監偵、目獲、通訊中繼、電戰支援等多元任務。圖爲其作業示意圖。(取自Galt Aerospace公司網站)

飛航新聞網站「The Aviationist」報導,美國海軍航空系統指揮部(NAVAIR)12日公佈照片,證實在MQ-9A無人機上,掛載最新型通訊傳輸與電戰莢艙,未來可望大幅拓展即時資訊共享與作戰效能,滿足美軍在廣大印太區域的多元任務需求。

由NAVAIR公佈照片顯示,該架隸屬第24航空測評中隊(UX-24)的MQ-9A無人機,在左翼下方掛載「SkyTower II」(STII)先進通訊莢艙,而右翼下方則掛載「防禦電戰支援系統/拆卸暨開放式架構偵察設備」(Reaper Defense Electronic Support System/Scalable/Open Architecture Reconnaissance,RDESS/SOAR)莢艙;此外,機腹下方還有一組未知型號的外掛莢艙,顯示該機可操作相關莢艙,同時執行多元任務。

報導分析,「SkyTower II」是一款先進通訊莢艙,具備先進傳輸系統,用於執行遠距離通訊與資料共享,可讓MQ-9無人機扮演「數位化四分衛」(Quarterback)角色,執行情監偵、通訊中繼任務平臺;而RDESS/SOAR莢艙則具備電磁訊號偵測定位,以及「電子戰支援措施」(ESM)能力,可在有效反制敵方探測同時,提供己方最新情報,進而提升美軍戰場覺知能力,在廣袤的印太海域中執行協同作戰。

根據陸戰隊航空兵計劃構想,MQ-9系列無人機具備長時間滯空能力,未來將發揚自主技術效能,並搭配各種新型莢艙,執行情監偵與目獲(ISR-T)、海域覺知(MDA)、空中早期預警(AEW)、通訊中繼與電子支援(ES)等多元任務,提升美軍「遠征前進基地作戰」(EABO)與投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