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盟友遭背刺?外媒:川普就是那份不斷饋贈陸的「禮物」
《金融時報》專欄:川普就是那份持續不斷饋贈中國的「禮物」。(示意圖:美聯社)
美國著名學者傑弗裡·薩克斯(Jeffrey Sachs)近日剛剛纔表示,川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是送給中國的一份「禮物」。觀察者網引述8月6日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愛德華·盧斯(Edward Luce)在其一篇評論文章中形容,川普就是那份持續不斷饋贈中國的「禮物」,因爲他正顛覆美國在「印太地區」施行長達25年的政策。
盧斯稱,2025年纔剛剛過半,但中國已經成爲今年的「絕對贏家」,在面對立場堅定且強硬的中國時,川普猶如一臺節拍器一般,「持續不斷地給中國帶來鉅額財富」。爲了進一步強化某種形象,作者甚至表示,在美國兩黨鷹派陣營的一片喧囂中,川普是華盛頓最後一個對華鴿派,而他的聲音卻是唯一重要的。
在隨後的分析論述中,文章認爲,川普2.0時代的地緣政治效應不容小覷——自本世紀初以來,歷屆美國政府都試圖暗中扶持中國周邊的勢力,而川普如今正以驚人的速度破壞這種局面,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他正動用關稅「重拳打擊」印度。
無論是在地緣政治領域,還是在綠色能源和半導體等領域,盧斯都感覺「贏學之上」的川普反而正在讓中國「贏」。因此,他在文章最後寫下這樣的註腳:「世界的未來正由中國書寫,川普成了不經意間的合著者。」
文章提到,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戰略問題專家布里辛斯基曾評價其同行,也曾擔任過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以及國務卿的季辛吉——明顯對敵人着迷,對朋友厭倦。而隨着川普上臺執政,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每一個盟友似乎也都遭遇了同樣的境遇。
事實上,情況一直都是如此,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當時還未從政的川普,其眼中釘就是日本,而非當時與美國爭霸的蘇聯。
在過去的25年裡,爲遏制中國發展,幫助印度崛起併成爲一個強大且具有制衡力的對手,這一直是美國對華政策中最重要一環。而隨着川普2.0時代的地緣政治格局大變,如今最爲感到震驚的則正是印度。
今年5月,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爆發衝突以及空戰之後,儘管印度方面一再否認,但川普不斷吹噓是自己動用關稅貿易議題勸說了印巴停火。
今年6月,就在川普電話邀請印度總理莫迪訪美的同一天,他在白宮會見了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陸軍元帥賽義德·阿西姆·穆尼爾,並共進私人午餐。通常情況下,美國總統不會與外國的軍方領導人共同午餐或晚餐,而川普卻對巴基斯坦「破例」。另一邊,莫迪則「禮貌性地」拒絕了川普發出的訪美邀請。
文章稱,在印度國內,莫迪素來扮演着「政治強人」的角色,可到了川普面前,卻像其他一些國家的領導人一樣阿諛奉承。只不過,「拍馬屁」並沒有任何效果,就在上週,川普已宣佈,從8月1日起對印度輸美商品徵收25%的關稅並實施其他「懲罰」。川普抱怨印度的關稅稅率太高,並對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和武器裝備不滿。
當地時間8月4日,川普繼續加碼威脅稱,印度不僅大量購買俄羅斯石油,還將其中大部分石油在公開市場上出售,牟取暴利。因此,他將大幅提高印度向美國繳納的關稅。而接下來,在美國計劃中的制裁中,作爲俄羅斯石油的大買家,印度還可能面臨被徵收100%的「二次關稅」。
除了印度和莫迪,還有菲律賓和小馬可仕。當地時間7月22日,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在白宮時會見川普時聲稱,菲律賓「無需」平衡其與中美的關係,並表示他主要關心的是「保衛我們的領土和行使我們的主權」。他一邊炒作與盟友密切合作的必要性,放話要向「任何試圖單方面改變國際秩序的人」清晰傳達立場,一邊又補充恭維道:「我們最強大的夥伴一直是美國。」
然而,現場視頻畫面顯示,儘管小馬可仕有意指出,南海緊張局勢加劇是深化菲美防務合作的關鍵原因,但在他這番發言之後,川普並不接話茬,而是立即當着他的面表示,如果菲中保持友好關係,他完全不會介意。
「我不介意他(小馬可仕)與中國相處融洽,因爲我們與中國相處得很好,我們關係很好,」川普又說了一遍:「我們與中國相處的很好,他(小馬可仕)必須做對他的國家有利的事,讓菲律賓再次偉大,做你需要做的任何事,但你正在與中國打交道根本不會困擾我。」聽到川普這麼說,小馬可仕後續表情一度十分尷尬。
盧斯最後認爲,當前,有兩個最深遠的事態發展正影響着全世界。
首先,隨着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瓦解以及川普對非洲和拉丁美洲等世界上最貧窮國家發動關稅戰,他正在將這些國家推向中國,也正在將全球南方的戰略博弈主導權拱手讓給中國。
其次,由於川普的存在,他正讓中國贏得清潔能源的工業競賽。去年,中國新增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超過了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自今年1月以來,川普收回了美國的綠色能源補貼,並重新將「鑽吧,寶貝,鑽吧」(drill,baby,drill)的化石能源政策重新奉爲執政綱領,這種「碳懷舊主義」是中國最大的意外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