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爲人父母有助於保持大腦年輕
參考消息網2月28日報道 據美國《科學日報》網站2月26日報道,一項對近3.7萬名成年人進行的最新研究顯示,養育子女可能會給父母的大腦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能抵禦衰老的某些影響。
這項發表在《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研究發現,父母表現出與典型的年齡相關變化直接相悖的大腦連通模式,而且每多養一個孩子,這種效果就會加強。
這一發現同時適用於母親和父親,表明其好處來自養育孩子的經歷,而不是懷孕帶來的生理變化。
該研究論文的資深作者、羅伯特-伍德-約翰遜醫學院精神病學副教授、拉特格斯腦健康研究所和高級人腦成像研究中心的核心教員阿夫拉姆·霍姆斯說:“隨着人們年齡的增長,大腦某些區域的功能連通性有所降低。但有了孩子後,這些區域的連通性會得到增強。”
這項研究分析了來自英國生物醫學數據庫的腦部掃描和家庭信息。分析結果顯示了不同的大腦區域是如何相互溝通的。研究小組尤其關注與運動、感覺和社會聯繫有關的大腦區域。
他們發現,子女越多的父母大腦關鍵網絡的連通性往往越強,尤其是與運動和感覺有關的大腦網絡。而隨着年齡的增長,這些網絡的連通性通常會有所下降。
霍姆斯說:“我們看到了一種普遍的功能改變模式,即養育子女的數量越多,體感和運動神經網絡的功能連通性就越強。”
這種效應似乎是累積的:父母養育的子女越多,大腦差異就越明顯。
研究結果對“養育孩子主要會給人造成壓力和緊張”的假設提出了質疑。相反,該研究表明,養育子女可以使人所處環境變得豐富,通過增加身體活動、社會交往和認知刺激,給大腦健康帶來好處。
霍姆斯說:“養育孩子的經歷——而不僅僅是懷孕本身——似乎很重要,因爲我們在母親和父親身上都看到了這些影響。”
研究發現,養育子女還讓父母的社會聯繫變得更加密切,家庭探訪變得更加頻繁,交際圈也更大。
不過研究人員警告說,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才能確切瞭解養育子女如何使大腦發生這些變化。這項研究的參與者主要來自英國,因此研究結果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的文化和家庭結構。
這項研究的意義可能超越傳統的親子關係。
霍姆斯說:“如果我們的發現表明,生活中孩子數量增加與加強社會互動和社會支持之間存在着關係,這意味着我們同樣可以利用這些過程,即使某些人目前並無社會支持網絡。”(編譯/楊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