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國家利益」曝我潛艦困境 陳菁徽:賴政府激進引戰又備戰不足

國民黨立委陳菁徽。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有外媒刊文指出我潛艦國造計劃陷困境,國民黨立委陳菁徽批評,近來已有多個國際主流媒體直指,賴清德總統激進立場與強勢作風提高戰爭風險,但面對此情況建軍備戰卻頻出包,只會將責任推給中共,如此「嘴砲」治國,只會將臺灣推向危險邊緣。

美國軍事政治雜誌「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一篇由華府臺美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孫廷禎撰寫的「臺灣潛艦困境的教訓(Lessons of Taiwan’s Submarine Woes)」專文,剖析臺灣的國造潛艦(IDS)計劃並指出,該計劃正因內部的管理不善、資源有限與合約商內鬥,而面臨嚴重威脅,這對華府而言並非好消息。

陳菁徽表示,國際上有愈來愈多賴政府在國防準備上的重大警訊,前幾天德國之聲專訪爭議纔在吵,現在是不是比前總統馬英九時刻的兩岸更危險,這兩年來多個國際主流媒體紛紛撰文示警,直指賴總統激進立場與強勢作風,使其對兩岸情勢的控管能力「幾乎是零」,提升戰爭風險。

陳菁徽說,自己陪日陪同立法院長韓國瑜等人接待外國政要訪團、智庫學者時,哪一位不對當前局勢感到憂心?外媒甚至好奇,爲什麼臺灣不專心備戰,反而花心思在內部政治內鬥?再加上廢核政策自斷防衛韌性,民進黨政府治下的臺灣愈來愈不安全,早就不言自明。

陳菁徽指出,在和平搖搖欲墜的危險背景下,賴政府的建軍備戰卻頻頻出包,軍購案管理能力備受質疑,戰機、建案10年的刺針飛彈、Mk-48魚雷採購延遲不到,如今連最重要的國造潛艦都面臨重大延宕與內部混亂,甚至遭國際指名。

陳菁徽呼籲,美國主流意見都認爲更專注於自身安全環境、軍事和國防能力的臺灣,纔可以減少美國在必要時介入成本降低,也才更有意願協助臺灣。全臺灣人民都反對北京的文攻武嚇,因此更需要一個不引發危機的政府,結果民衆問責只推給中共,那要政府何用?政府「嘴砲」治國,只會將臺灣推向危險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