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富比世喊「買中國貨有利國安」:誰會跟最大客戶過不去?

「誰會跟最大客戶過不去?」,美媒富比世:買中國貨有利國安。(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觀察者網報導,美國政府屢屢打着「國安」的旗號封殺中國無人機等產品,不少美媒也跟着警告「中國威脅論」。不過,「富比世」雜誌網站9月12日發表的一篇文章,發現這事兒不太對,認爲進口中國產品,反而有利於國安。

儘管該文使用「中國對美動武」這樣嚇人的措辭,但也拋出了一種觀點:封殺中國無人機等產品實際上是在危及美國的國家安全。因爲這種貿易保護主義不僅會削弱生產力,從而拖垮支撐國防的美國經濟,還減少了中國企業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這篇文章開門見山稱,對外國產品開放市場,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國家安全戰略,其他任何做法都無法相比。原因很簡單:沒有哪個國家願意把槍炮導彈對準自己最重要的客戶。畢竟,對「最大客戶」動武不僅代價高昂、會導致本國經濟衰退,進而還會威脅自身國家安全,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無需多言。

文章稱,眼下,美國聯邦政府揚言要封殺中國企業大疆生產的無人機,人們更該想想開放市場那永不過時的智慧。這項禁令只會損害美國企業利益、削弱美國生產力,進而拖垮美國經濟;更危險的是,它還會降低許多保守派鼓譟的「中國未來對美動武」的成本。

要明白禁令的危害,文章提到了nuWay Ag公司的例子。《紐約時報》報導稱:「過去三年,俄亥俄州鄉村地區的企業主邁克·約德憑藉一款噴霧無人機拖車套件打響了名氣——這套設備能從空中播撒種子、肥料和殺菌劑,爲農民節省成本的同時還能減少數週的人工投入。」

然而,由於大疆無人機「即將在美國遭禁」,這種赤裸裸的保護主義將從很多方面傷害美國經濟。

首先,約德的公司能否維持運營都要靠大疆無人機,沒有中國無人機,就別提發展壯大了。約德最近不得不解僱了22名員工中的2人,只因他無法買到足夠多的大疆無人機進行銷售,連工資都發不出來。

爲何約德會如此依賴大疆無人機?《紐約時報》指出,這些無人機是「噴霧無人機拖車套件」的核心部件,這套設備能通過空中播撒種子、肥料和殺菌劑,爲農民節省數週的工作量。

文章接著稱,「進口」二字的本質,就是在提升美國人的生活與生產水平。在約德所在的俄亥俄州鄉村地區,他進口的無人機單是對美國農場而言,就極大地提高了其生產力。

這就引出一個本該顯而易見的問題:號稱「重視經濟增長」的川普政府,究竟爲何要禁止大疆無人機?這個問題值得一問,因爲除了「對外國商品開放市場」,全球最有效的外交政策戰略,就是打造繁榮的國內經濟。

道理很簡單。政府的財政能力並非憑空而來,而是源於對社會生產活動的稅收徵管。這意味着經濟規模越大,政府就越有財力建立堅不可摧的國防體系。

當川普政府以「國家安全」爲藉口推行保護主義時,懇請大家記住這些基本事實:保護主義與國家安全毫無關係,因爲進口能改善進口國的經濟,而分工本就是全球公認的、最能推動生產力發展的核心動力。

報導稱,「如果中國人真想傷害我們,他們根本不會對美出口。這個道理難道還不明白嗎?」換句話說,禁止大疆無人機,川普政府不僅傷害依賴銷售這些無人機的美國企業、依賴使用這些無人機的美國企業,也傷害因分工不足而失去增長機會的美國工人。

文章最後得出結論:川普政府封殺大疆無人機的行爲,正在危及美國的國家安全。其保護主義政策不僅會削弱美國經濟(而經濟增長是維持強大國防的前提),還會因縮小中國企業的美國客戶羣,降低中國未來對美「動武」的成本。

路透9月5日報導稱,川普政府計劃限制或禁止進口中國無人機和中重型車輛,聲稱這些中國產品具有所謂「國家安全」風險。此前,美國已經用相同藉口打擊中國汽車和卡車。

中方多次強調,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干擾和限制正常經貿往來,破壞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

所謂的中國對美「動武」,自然是聳人聽聞之辭。但「富比世」文章關於保護主義的負面影響,卻令很多美國人感同身受。

美國「政客」新聞網日前刊文指出,專家們普遍認爲,美國在無人機研發、生產、訓練和作戰理論更新方面遠遠落後時代,且極度依賴中國生產的零部件。

美聯社也報導說,無人機已成爲他們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禁令會擾亂從執法到測繪和電影製作等廣泛行動。無人機操作員表示,這些行動之所以可行,是因爲中國無人機成本低、性能高,美國製造的無人機還無法趕上。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曾表示,美國總是在「想象」所謂中國製造的無人機會危害美國安全,但美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達到中國的生產水平」,倘若禁用中國無人機,美企可能需要依靠走私或其他方式來獲取無人機及其零部件,最終代價將由美國消費者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