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俄羅斯人在中國找到新榜樣
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紐約時報》7月1日文章,原題:遠離西方的軌道,俄羅斯人在中國找到新榜樣 對於曾經崇拜一切西方事物的俄羅斯人來說,中國已成爲一種時尚。年輕人正學習普通話,中國文化和商品在莫斯科無處不在。
站在莫斯科巨大的中國主題公園入口處的寶塔下,伊耶夫斯卡婭正在完成她的大學作業。以亭臺、拱橋、池塘和孔子塑像爲背景,朋友用手機拍下她如何滔滔不絕地談論公園——全程使用普通話。19歲的伊耶夫斯卡婭說她選擇在莫斯科城市大學學習中文,因爲相信中國正崛起,會說中文就會擁有更好的前程。莫斯科許多高校如今都開設這類課程。她說:“許多年輕人想赴華留學。中國有很多機會。它太酷了,且發展很快。”
在直到前不久還崇拜西方事物的這個國家,令人驚訝的事發生了:中國已成爲俄羅斯人嚮往的時尚潮流。中國汽車已成莫斯科街頭的常見風景;俄精英階層開始僱用中國保姆,以便讓孩子從小學中文;博物館和表演中心爭相舉辦中國的展覽和演出。俄羅斯科學院中國與當代亞洲研究所所長基里爾·巴巴耶夫說:“過去3年讓俄羅斯人以全新眼光看待東方,它不再是歐洲的異國情調替代品,而是商業、旅遊和研究的主流方向。俄羅斯民衆以極大興趣追逐這一趨勢,好像剛剛發現了另一個星球。”
俄羅斯各地掀起日益高漲的中國商品及文化追捧熱潮。在莫斯科,開設中文課程的公立學校都出現超額報名現象,中文不僅是語言大學常設課程,還進入工科院校課堂。當地一家知名招聘網站稱,近年來要求掌握中文的職位空缺大幅增加。莫斯科地鐵設立中國主題列車,並將路線圖譯成中文。中國汽車是俄羅斯人青睞中國的另一顯著標志。電臺主持人謝爾蓋·斯蒂拉文過去常在歐洲旅行,評論歐洲汽車。現在他博客裡幾乎都是中國品牌。
編輯亞歷山大·格列克是一位有5個孩子的中國迷。他說,更小的孩子對西方文化知之甚少,他們迷戀亞洲,“他們看不到任何美國製造的東西,周圍一切都是中國製造。”他的孩子們都學中文,14歲的女兒說一口流利的中文,明年夏天將赴華和當地家庭一起生活,“就像孩子們以前去英國一樣”。(作者伊萬·涅切普連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