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列「骯髒15國」臺灣風險高 金管會:臺股短期波動難免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陳瑩欣/臺北報導

財委會將於今(27)日邀集財經部會就「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及臺遭列骯髒15國的因應策略」進行專題報告。相關部會書面報告26日出爐,其中金管會指出,一旦美國提高關稅,臺股短期波動難免,但上市櫃公司尚具備因應風險的韌性。

金管會指出,中長期仍迴歸企業獲利、產業競爭力的基本面,2月底國內上市櫃公司累積營收7.19兆元,年增16.33%,是歷年同期最高,顯見我國產業具有競爭力。而國銀海外曝險約19兆元,佔國銀整體總資產比率僅20%,其中前三大曝險國是美國、澳洲和大陸。

央行送交立法院報告坦言臺美貿易爭端風險提高,不過央行強調「與美國財政部溝通管道向來順暢且成效良好」我對美貿易順差擴大的結構性問題亦獲美方理解。

經濟部則表示,臺灣加權平均關稅爲1.7%,較美國2.2%低,其中臺灣工業產品的加權平均關稅爲1.4%,美國則爲2.1%,但美方對等關稅涵蓋範圍是否針對特定產品或所有銷美產品尚不得知,政府持續密切關注,並採取適當因應作爲。

財政部依海關統計指出,我國去年自美進口貨品總值464.6億美元,佔整體進口總值的11.8%。而自美國進口的工業產品就佔了92.1%,其他7.9%纔是稅率較高的農產品。

而在去年對美出口貨品總值1113.6億美元,佔整體出口總值的23.4%。其中,對美出口農產品只8.9億美元,佔對美出口0.8%,以糕餅、雜項調製食品、冷凍吳郭魚及蝴蝶蘭爲主。

我國對美國出口工業產品1104.7億美元,佔對美出口總值99.2%;以資通訊產品佔大宗,包括AI伺服器、筆電、無線通訊設備及顯示卡;其次爲電子零組件,包括積體電路(IC)及記憶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