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降息!中美5年金融戰落幕,收割失敗,美國會就此收手嗎?

昨天凌晨傳喜訊,美聯儲降息了,這也意味着中美金融戰的正面戰場上,我們贏了。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過去的5年裡全球都極爲動盪,看不到歷史趨勢的人,會以爲各國經濟下滑、物價上漲、多場戰爭、銀行倒閉、國家破產等等,都是一件一件獨立的事情,然而,過去5年裡幾乎所有的重大新聞,背後都有一條邏輯非常清晰的主線。

希望本期文章能讓大家理解,過去和未來,都發生了,並將要發生什麼。

畫一條時間軸的話,我會把這段時間軸切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是2020年之前那段時期,我管它叫“前危機時期”。

如果大家還有印象,在2019年8月,曾經發生了一件非常有影響的大事,就是當時的美國國債利率出現了倒掛。

參考2019年8月19日視頻

從1978年到2006年,美國一共發生了6次國債利率倒掛,其中5次都發生了經濟衰退。爲了弄清楚美國的經濟到底有沒有問題,我去查了很多數據和資料。

我看到了債王岡德拉克不斷髮布預警,說美國經濟自17年開始,已經陷入了增長停滯,雖然賬面上GDP數據依然還在增長,但是這是由於美國的國家負債增加所驅動的。

這就像是,一個飯店去年賣了100萬個漢堡,今年賣了110萬個漢堡,然後宣佈業績,說GDP增長10%,經濟蒸蒸日上。然而實際上,多賣的那10萬個漢堡,是店主借錢請人消費,那麼這種增長就是靠債務驅動的虛假增長。

老美當時就處在這種虛假增長之中,背後是潛在的危機即將爆發,時間點很可能就在2020年。這也是我在2020年大預測時,讓大家當心美股和美元將要發生危機的原因。(經濟圈搜索編號文章)

我能看到,老美的精英階層當然也能看到,該怎麼應對呢?有務實和務虛兩種打法。

務實的打法,就是“懂王”想要做的那一套。他想讓製造業迴流,想讓製造業成爲美國GDP增長的引擎,從而替代負債拉動經濟,這是引導美國經濟脫虛向實,是務實的做法,這能本質上化解美國的危機。

他還退出了一堆國際組織,結束了阿富汗戰爭,還揚言要解散北約什麼的。

這些組織和戰爭,說白了都是燒錢的,會增加負債規模,讓美國債務危機爆發的時間點來得更快。所以退出,能拖延危機到來的時間,給美國帶來寶貴的時間窗口。

同時,他還大力聯絡拉攏俄國,想要拉來一起對付中國,因爲全球製造業最猛的國家是中國,爲了讓製造業迴流美國,所以大力打壓中國。

你看,大家雖然嘲笑他是“懂王”,笑他瘋癲,但是他的行事是非常有章法,背後是有邏輯的,這些都是對美國有益的思路,這就是務實的打法。

從過去一直到2019年,這一段時期,我想管它叫“前危機時期”。這一時期,經濟危機的誘因已經種下,危機隨時可能爆發。

有無數的先知已經看到危機的信號,有人在試圖喚起人們的關注。

債王岡德拉克

有人在試圖力挽狂瀾,扶美廈於將傾。然而“懂王”再懂,也很難力挽狂瀾。

懂王

因爲時間窗口已經所剩不多了,還沒等到務實的打法起效,危機,出現了。

第二階段

從20年到21這兩年,進入第二階段,我想管它叫“危機時期”。

年初開始,新冠出現了,事後無數人把危機的原因扣到新冠頭上。所以,我很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覺得美國的經濟問題,是因爲新冠纔出現的嗎?

如果你回答是,那你就是媒體最喜歡的容易被洗腦的那類人了。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整個時間線是一脈相承,環環相扣的,因爲第一階段種下的因,才導致了第二階段的果,只不過藉着新冠的由頭,速度來得更加短平快而已。

2020年3月,美股順勢崩塌下來了。

然後巴菲特反覆出來講話,說他活了一輩子,從沒見過美股熔斷,然後很快就改口了,說,從沒見過兩次熔斷、從沒見過三次熔斷、從沒見過四次熔斷……

危機的因早就種下,只是什麼時間爆發並沒有確定,而疫情成了一個很好的發泄口。

留給務實打法的時間窗口太短,於是我們看到了,歷史的車輪開始走向套路。

“懂王”的最後一年,以及“睡王”接下去的幾年中,他們共同選擇了務虛的打法——玩金融變戲法。

金融變戲法的目標很明確,我在2019年的老視頻中曾經講過,社會中的錢和商品的數量,應該是一一對應的,一份錢對應一份商品,如果社會中商品的數量沒增加,但錢卻翻倍地印,很明顯,一份商品就變成要對應好幾份的錢,價格就要毛了。

老美借了那麼多的債,新印了那麼多的錢,但社會真實的財富,也就是生產力,是不可能快速增加的。老美不想衰落,不想讓自己阿根廷化,就必須要想辦法解決問題。

“懂王”務實的手段,是讓製造業迴流,通過勞動,發展生產力,從而讓物品的數量增加,從而支撐住債務和鈔票。但時間窗口不夠,解決不了。

而務虛的打法,則是通過金融變戲法,把別人家的資產和生產力,轉移到自己家,這樣也相當於自己家的物品增加了,能夠支撐住債務和鈔票。

那麼,該通過怎樣的方法,來實現這一目的呢?

很多年前,曾經有一家知名手機廠商,叫金某,傳言金某倒掉,就是因爲老闆被疊碼仔做了局,忽悠到澳門,先好吃好喝地招呼,帶他賺取了各種蠅頭小利,之後誘導他深陷債務,最終靠着債務轉移的方式,把這家價值百億的手機廠商,吃進了別人的肚子裡。

江湖傳言,不敢鑑別真假,但這種疊碼仔做局的方法,就是最基本的變戲法的原理。老美的金融戲法手段再高,本質上也無非就是如此。

我們來回顧,首先第一步,是猛烈地急速降息。在2020年3月,直接把利率下降到接近爲0。

同時,大量印錢。我們就看到了美國曆史上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濫發貨幣。

美聯儲的基礎貨幣的數量,在2020年3月之前,只發了4.2萬億,結果在2020年3月那一個月的時間,猛幹到7.2萬億,之後更是達到了9萬億的規模。

短短几個月,超發的貨幣數量比美國建國200多年都猛。當基礎貨幣翻倍,那麼社會中流通的貨幣數量只會更加巨量地增加。

大家可以看一下,美國的貨幣供應量M1是怎麼變化的。在2020年3月是4.2萬億美元,到了5月變成16萬億美元,很快又到了20萬億。

從4.2萬億到20萬億,請問這是翻了多少倍?

大印錢,疊加利率幾乎壓到0,造成了全球範圍內美元繼續洶涌氾濫。低息的美元負債,自N年前就奔涌向全世界,到了2020年之後,則是更快速地踩了最後一腳油門。

我們回顧國內的前些年,曾經創業十分火熱,咖啡館聊個一個小時,就可能募集到上千萬甚至上億的投資,各大平臺爭相燒錢,同時也帶來了程序員行業的高薪。

這背後,其實是資本通過PE、VC的方式,涌入的熱錢。

再比如,通過境內企業向境外發放美元債的方式,我們從統計數據能看到,2017年爆發式增長的國內企業美元融資,本來在貿易戰的影響下有所萎縮,但這一回,開始隨着降息而又巨量地蓬勃起來了。

截止到2021年年底時,各種企業發行的美元債餘額,已經接近1.3萬億美元,折算將近有10萬億人民幣的規模。

更不用提,通過錢莊、PE、VC、北上資金、國際投資等各種方式流入的美元資本,到底規模有多少萬億,恐怕是個天文數字了。

國內無數房地產企業,以及各種民營企業巨頭,都在這一時期借到了巨量的美元債。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恆某大皮帶哥、蘇獅子頭家的張公子等等。

利息特別的低,這像不像是疊碼仔把你帶到澳門,好吃好喝地招呼,笑呵呵地借給你大額信用卡,去任意消費的感覺呢?

第三階段

時間軸進入到2022年之後的階段,我想管第三階段叫“危機轉嫁時期”。

美聯儲開始收網了,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快速把接近於0的利率拉昇到接近6%,這是過去40年裡從未有過的力度。

全球的美元資產迅速回流美國,各個國家都開始發現,資金變得緊張了。曾經做個PPT,咖啡館裡談一兩個小時,就融到上千萬甚至上億的時代,再也沒有了。錢開始變緊了,無數企業開始感覺到艱難。

之前低息借到的美元債務,迅速的利率飆漲,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美元債也開始陸續出現違約。按道理,各種破產收購應該開始出現了,但現實中,卻發生了一些變化。

首先是,我們國家在政策層面開始防範風險的積累。在2022年,國家立法通過了《企業中長期外債審覈登記管理辦法》。

其中提到,爲了防範外債風險,向境外借款一年以上的企業債務,必須要由發改委審覈通過。

也是從2022年開始,外債規模開始持續下降,企業想要繼續借美元債越滾越大,變得不可能了。

其次是,政策層面,開始控制風險的粘連和擴散。在近幾年的各種會議和工作報告中,都把防範系統性風險寫在了很重要的位置。

經濟工作會議

政府工作報告

什麼叫防範系統性風險呢?

舉例來講,我們都知道,包括恆大在內的很多房產企業相繼暴雷。

按道理來說,每一家房地產企業都關聯着上百萬的購房者,按照正常的那些公知推崇的小政府大市場邏輯下,應該有數千萬的購房者,和背後數千萬的家庭,一夜之間血本無歸、財富歸零。

應該有衆多的破產購房者和破產房企,共同催高了金融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應該會有大量的壞賬導致的大銀行破產事件出現,

應該有很多的居民開始恐慌,去銀行排隊取出存款,從而引起金融業的擠兌風險,

還應該會有金融市場的崩盤式下跌,以及對人民幣的劇烈拋售,應該會有居民羣衆排隊換美元……

從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牌倒下開始,應該會有無數的連鎖反應發生,在2年後,再由美國資本充當救世主,來低價收購我國的銀行、電力、鐵路、國網、中糧……收購無數已經倒閉和將要倒閉企業清償清算的各種資產,纔對啊。

這就是他們預計的,本應該發生的事。然而從恆大的倒下開始,之後似乎好像就沒有什麼音訊了。

但也不能說什麼都沒發生,因爲最近兩年,確實有很多朋友感覺到經濟艱難、困難。但跟原本要發生的那些困難相比,似乎好像都不是什麼大事了。

在引爆危機,從而抄底的這條邏輯線條下,暴力快速加息,也絕對不是唯一手段。輔助的手段,還包括要在輿論場上有所作爲。

我在22年4月8日《美國危機信號2》這條視頻裡,特意強調,說美國一定會上下統一口徑,像鴨子一樣嘴硬,說美國經濟復甦很強勁。

大家現在回顧,你會發現,從22年開始,美國就開始系統地對非農就業人數、失業率等各種數據長期注水,吹噓就業率多麼多麼好,經濟多麼多麼旺盛。

直到降息前一個月,纔開始系統地暴露出來,他們要大規模地下調前幾年的就業數據了。

其次,手段還包括搞亂其他國家,這種搞亂,包括輿論場,也包括各種具體的行爲。

比如在輿論場,會有無數聲音告訴你,老美加息是爲了應對他們本國的通貨膨脹,不是爲了收割其他國家。

但如果不想通貨膨脹的話,最根本的,在20年3月的時候,別一下子印5倍的錢不就好了嗎?

明知道印那麼多錢會通脹,你還要印,然後事後,再假模假樣地說,要抑制通脹搞暴力加息。那你爲什麼不從源頭解決問題,直接讓錢少一點不就好了嗎?

所以在22年,我說老美加息的真實意圖不是通脹,爲此我還受到了長期持續的網暴,我的手機24小時不停地被爆破,我不過就是說了美聯儲的一些不是,就跟掘了網暴我那些人的祖墳一樣,遭到各種污衊,造謠,恐嚇,騷擾……

這種搞亂,不僅僅在輿論場,我在21年3月14日的視頻裡,就早早告訴過大家,老美會真的使手段,讓全世界其他地方都亂起來。全世界其他地區越危險,越動盪,才越有利於讓資本回流美國。

所以我們能看到,在俄烏問題上,是俄真的主動想打嗎?你會看到很多奇怪的地方,比如21年12月,俄羅斯還在反覆尋求談判的時間點。

而同一時期,美國卻已經早早放話,說俄羅斯要打烏克蘭了。美國是怎麼預測到這種事的呢?

再比如,22年的1月,冬奧會還沒開呢,美國已經開始向烏克蘭運送武器了,甚至開始向歐洲增派部隊了。

我們還會看到,北溪管道被炸掉的事件,背後也不出意外有某國的影子。我們還能看到,一堆一堆的軍艦要穿越海峽,要去南海晃盪,總有一個影子在挑唆菲律賓,挑唆日本等等。

但無論是輿論場還是時政場,都是加息這場金融戰中的輔助作用,在苦苦撐了2年之後,他們沒有得到任何想要的籌碼,終於開始降息了。

未來

最關鍵的問題來了,金融戰勝利了嗎?

快速加息,搞資產搬家變魔術的戰略目標,他們完全失敗了,所以我覺得,或許可以算作是我們勝利了。

但是我們更應該清晰地看到,這真的是我們打贏的嗎?恐怕沒有,因爲在過去的5年裡,我們一直處在招架的位置,我們是被打的那一方,我們沒被打敗而已。

我們能看到的,是在金融場上,我國的長期國債利率被壓到了比日本還低的水平。這就彷彿對外宣告,說,我們國內的金融業判斷,我們自己的國家將要長期蕭條。做這種判斷,那麼推動這些事情的人,在充當什麼樣的角色呢?

在輿論場,即便僅僅是8月央行發佈的金融數據裡,我們竟然還能看到存在着各種歪曲、扭曲、誤導,甚至造假的財經新聞解讀。這件事,我甚至可以後面專門做一期視頻來點評,那麼這些人,又在充當什麼角色呢?

我們贏了,卻只是贏在底子深厚,沒那麼容易被打倒而已,而不是贏在團結一致,不是贏在防守反擊。在很多領域,我們甚至還有很多漏洞。

他們會就此收手嗎?金融加息偃旗息鼓之後,又會有哪些新的領域和新的手段呢?這些都將是未來要面對的新問題。

美聯儲降息對美股、美債、匯率有什麼影響?對大A呢?黃金怎麼看?

現在適不適合買房?錢放哪裡安全,有什麼好的投資渠道?換工作創業有什麼好機會……你困惑的經濟相關的問題,都能到珍大戶的經濟圈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