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邦政府關門機率大增 就業、通膨等數據可能延後公佈
美國總統川普9月29日在白宮會晤國會兩黨領袖,商討如何解決聯邦政府資金僵局,最終未能達成協議,使聯邦政府自10月1日起關門的機率大增,將是七年來首次政府關門。示意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9月29日在白宮會晤國會兩黨領袖,商討如何解決聯邦政府資金僵局,最終未能達成協議,使聯邦政府自10月1日起關門的機率大增,將是七年來首次政府關門。這次停擺可能導致市場重視的就業、通膨等關鍵數據延後公佈,讓經濟形勢更撲朔迷離。
歷史經驗顯示,美國政府停擺將進一步壓低美元。在2013年、2018年初、2018年底到2019年初的三次政府關門期間,彭博美元指數在陷入僵局期間和剛結束時,都出現下跌。2018年底長達35天的停擺期間,美元尤爲疲軟,顯示停擺時間愈長,衝擊愈大。西太平洋銀行表示,這次美國政府關門,可能使美元遭遇比以往更大的拋售壓力。
交易員在押注美國政府可能關門時,選擇的避風港依舊是黃金,雖然金價週二漲勢後來熄火,但華府的政治角力過往可能出現「在最後一刻達在協議」以維持政府運作。若真如此,金價可能急跌。但這樣的回落也可能吸引逢低買進的買盤。
其他金融市場則對美國政府可能停擺幾天或幾周沒那麼在意。在債市方面,花旗指出,從過往來看,長時間的政府停擺,通常會推升長天期美債價格。最明顯的是2018年那次長達一個多月的停擺,當時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近0.5個百分點。在那次停擺發生前,隨着市場擔心衰退風險,利率開始下降。如今美債正邁向連續第三季上漲。
至於股市,Truist Advisory Services數據顯示,自1976年以來的20次政府關門期間,美股大盤標普500指數幾無波動。即便是政府長期停擺,對股市的負面影響也很有限。例如2013年那次16天的停擺,標普下跌2.3%;而2018年底至2019年初一個多月的停擺期間,美股反而上漲超過10%。
在經濟成長方面,多數經濟學家估算,每停擺一週,GDP減少約0.1個百分點。即便是2018年底最長停擺那回,對美國經濟也屬輕微,短期損失往往能在後續季度彌補。
歷來的政府停擺對經濟與市場影響有限,但這次情況可能不同。川普公開威脅,部分因停擺被迫休無薪假的聯邦員工將被永久裁撤,打破以往「停擺結束即回去上班」的慣例。若川普兌現此舉,將爲就業市場帶來持久衝擊。
勞工部若停擺將幾乎全面關閉,導致就業報告、通膨數據延後發佈,且品質可能下降,牽動決策高度依賴官方數據的聯準會(Fed)。美銀策略師提醒,若停擺延長,Fed將被迫依賴私人數據進行政策判斷。2013年政府停擺就曾導致9月就業報告延至10月22日才公佈,CPI也延後兩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