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邦債限逼近…我金融機構投資美債 曝險26兆元
金管會統計,以第一季底帳面價值觀察,國內金融機構投資美債金額約26兆元。圖爲美鈔。 (路透)
在美國提高聯邦舉債上限的期限逼近之際,金管會統計,以今年第一季底的帳面價值觀察,國內金融機構投資海外債券的曝險總額約臺幣廿九點三三兆元,其中美債至少佔九成,換算後金額約廿六兆元。
國內金融機構擁有的海外債券投資部位中,以壽險業約十九點五兆元最多,其次銀行業約九點五八兆元,證券業大約二五二一億元。
一家大型金控高層指出,考量廿年、卅年期的美國政府公債風險相對偏高,因此現在的債券投資多半都以投資五年期以內的短天期債券爲主,而且有不少是投資在非公債的公司債及金融債券。市場普遍的看法是廿年、卅年期的美債到時候會如何就真的沒把握,但至少相信美國在未來的兩、三年仍有償兌債券的能力,因此不少金融業者仍投資兩年期的政府公債。
由於金融業者刻意的趨向投資短天期債券,避開長天期債券,大型金控高層說,這也使得美債殖利率的長短天期的曲線更加的「陡峭化」,反映市場對於美國政府公債長天期債券的信心趨於低落;另一方面,金融業者的美元資金仍有去向,例如美國投資等級的公司債及金融債券,包括國泰等多家大型壽險型金控,先前就在法說會表示持有的美債部位,以公司債或金融債券居多,不少銀行業者也是如此。
一家主掌財務投資的金融業主管說,但若是找資金暫泊的去處,金融業仍會選擇配置在政府公債,因爲政府公債的流動性仍較公司債或金融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