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濫施管制破壞全球科創生態

近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警告業界使用中國先進計算機芯片,包括特定華爲昇騰芯片的風險”。這是美方對中國芯片和人工智能產業的又一次惡意打壓,是其一貫將技術問題政治化、安全化的延續,更是對全球科技生態的粗暴破壞和系統性干擾。

近年來,美國利用其缺乏國際法依據的長臂管轄體系,頻繁對中國科技企業實施出口管制和制裁,且動作步步升級、範圍日益擴大。在人工智能這一新興領域,美國動輒揮舞“制裁大棒”,將正常產業合作貼上“威脅國家安全”的政治標籤,將技術作爲地緣博弈的工具,妄圖以此遏制中國科技進步、維護自身技術霸權。

面對日益嚴峻的外部環境,中國人工智能產業並未退縮,反而在重壓之下加速成長、強勢突圍。從芯片到算法,從模型訓練到應用生態,中國人工智能產業鏈條持續完善,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涌現出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本土企業。事實充分證明,封鎖與打壓阻擋不了中國科技自立自強的步伐,只會激發更強大的創新動力與發展韌性。

美方對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打壓,並未如其所願地遏制中國科技崛起,反而導致美國企業利益受損,並嚴重破壞全球科技創新生態和產業合作體系。

中國市場對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正持續增長,美國企業原本可以從中獲得可觀利潤,以推動其研發投入和技術迭代。然而,美方頻繁揮舞“制裁大棒”,濫施出口管制等不當措施,致使美國企業痛失大量市場機遇。

當前,人工智能正處於技術革命與產業變革的關鍵窗口期,其深遠影響不僅侷限於經濟發展,更關乎國家治理能力、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和人類文明的整體躍遷。人工智能技術本應跨越國界、服務全人類。然而,美方罔顧國際社會的普遍願望和人類社會的共同福祉,以“冷戰”思維看待全球技術發展格局,干擾人工智能技術正常交流,導致全球技術標準趨於碎片化,跨國科研項目推進受阻,技術進步基礎遭到破壞。

經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技術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不可逆轉,多極化、去中心化的世界發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美方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繼續將技術當作維護霸權的政治工具,不僅無益於鞏固自身地位,反而會加速國際社會“去美化”進程,削弱美國企業的競爭力與國際影響力。人工智能不應成爲分裂世界的工具,而應成爲聯結未來的橋樑。美方應早日摒棄零和博弈的冷戰思維,迴歸公平競爭的正道,與全球科技界一道,構建一個開放、包容、互信、共享的人工智能未來。(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郭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