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擴大版太空作戰架構」】傳輸層第1批次衛星升空 強化戰場預警

「PWSA」衛星網絡可望大幅強化美軍太空覺知與情監偵能量。圖爲「PWSA」運作想像圖。(取自洛馬集團網站)

本次發射的21枚通信衛星,可望在完成各項檢查後,於6個月內投入使用。(取自約克太空系統公司「X」帳號)

「獵鷹9號」火箭10日將美太空軍首批21枚「第1批次」通信衛星發射升空。(取自SpaceX「X」帳號)

美國太空發展局(SDA)10日委託SpaceX公司「獵鷹9號」火箭,將首批21枚「傳輸層第1批次」(Transport Layer Tranche 1)通訊衛星發射升空,最終將超過150枚衛星陸續送入低軌道,進一步建構由數據傳輸與預警衛星構成的全球衛星網路,強化美軍的戰場通訊、聯合作戰能力。

送入低軌道 半年內支援前線任務

《國防新聞》網站報導,「獵鷹9號」自加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順利升空,共搭載21枚由「約克太空系統」(York Space Systems)打造的衛星。隸屬美國太空軍的SDA代理局長桑杜表示,本次發射的衛星,進入預定軌道並完成初步檢測後,有望在接下來4至6個月開始營運,支援前線部隊作戰任務。

杜桑說,這是SDA首度與美軍作戰司令部(COCOM)和聯合部隊合作,將太空能力整合至前線作戰行動中,而「傳輸層第1批次」衛星,將讓第一線作戰人員瞭解SDA提供的各項資源與能力;首批使用者包含部署在印太地區的美軍。

分3批次建置 飛彈防禦關鍵支援

SDA自2019年成立以來,持續推動「擴大版太空作戰架構」(PWSA),規劃在低軌道建立一個由美國政府操作的大型飛彈預警與數據傳輸衛星星座。「第0批次」(Tranche 0)的27枚衛星已在軌道運作,併成功驗證多項技術,包括衛星間的雷射通訊等。

根據SDA規劃,「傳輸層第1批次」共有154枚衛星,包含126枚通訊衛星、28枚預警追蹤衛星。未來10個月內,將以每月1次的頻率全數發射升空。「第1批次」衛星就位後,將提供區域性的通訊與偵察能力。

「擴大版太空作戰架構」共分3批次,建構由通訊、偵察與飛彈預警衛星組成的多層次軍事衛星體系,以探測、追蹤敵方飛彈或極音速武器,目前該計劃已授予超過430枚衛星合約。「第2批次」(Tranche 2)預計2026年底開始發射,進一步擴展星座覆蓋範圍,推動更先進的飛彈預警能力,可望爲五角大廈「金穹」多層次飛彈防禦計劃提供關鍵支援。

不過,「傳輸層」衛星長期發展仍不確定,儘管已獲「第2批次」資金,但太空軍已暫停「第3批次」規劃,評估該星座是否能滿足美軍數據傳輸需求。杜桑表示,資金停滯將延遲SDA將傳輸覆蓋能力由「區域性」擴展至「全球性」的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