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掀棉被爭議 「管不好被子就管不好槍」?
美國聖地牙哥海軍陸戰隊新兵訓練營。(示意圖/美聯社資料照片)
女兵練習折棉被,各個聚精會神。(資料照片)
每位曾經在軍中服役的男男女女,雖然分發單位可能不同,譬如有陸海空軍,陸軍又有部砲裝等不同單位,但有一項絕對是共同的回憶,就是新訓中心的內務要求。最近美軍也掀起爭論,究竟折棉被和軍隊的戰力有沒有關係?難道戰力是藏在被子裡?
傳統軍營裡檢查宿舍內務,班長戴白手套,在窗戶的溝槽裡輕輕一滑,班兵的休假就泡湯了,因爲一定有灰塵擦不到。眼看別人換便服放假約會,自己必須在宿舍裡面出操或是整理內務。
根據《兵器說》網路節目介紹,美軍海軍陸戰隊一早起牀也必須在限定時間內摺好豆腐乾,新訓中心的鐵血班長用手指在牀沿一滑,只要有灰塵,就大吼新兵。軍服按照顏色、季節分類掛好,牙刷、牙膏、肥皂、刮鬍刀必須精確放在指定的位置。
美軍認爲,不能管理好自己被子的人,也管不好槍和自己的生命。因此,內務是一種微尺度的戰鬥訓練,藉由控制細節,磨練服從性與執行力,是把個人主義熔爲集體主義的第一步。
德國似乎比較自由,擁有單人宿舍、可以聽音樂,但每週衛生檢查,地板不能有灰塵,內務櫃物品必須按照軍用與私人物品分類擺放整齊等,通過制度訓練自律,尊重個體但不容混亂。
但也有不重視內務要求的軍隊,例如委內瑞拉,牀鋪凌亂、地面積水、軍服隨手扔,外界則認爲委內瑞拉軍隊紀律鬆散、士氣不振,戰時處置遲緩,這就是內務雜亂導致戰鬥力衰弱的原因。
因此,《兵器說》認爲,只要是重視紀律、戰鬥力高的軍隊,都有一套嚴謹的內務管理要求。至於看似自由的部隊管理,實際上卻是執行力低落,戰場表現也差強人意。
國內有一位網友在臉書介紹,他在中正預校3年、陸軍官校4年,7年的軍校訓練生活,內務評比幾乎週週都爲全連最優,被全連封爲「內務神」,校長巡視學生連時,連長還特別帶着校長來看他的內務!
國內早期的軍隊內務要求,此大約民國52年成功嶺大專集訓的寢室內務。(中時資料照片)
早期左營海軍基地部隊寢室。(姚琢奇攝)
這位網友說,內務囊括很多細項!主要區分「牀上內務」、「牀下內務」與「內務櫃內務」三大部份。「牀上內務」包含了棉被、蚊帳、軍毯和牀單四項。棉被、蚊帳及軍毯,要求必須折的跟豆腐乾一樣方正,尤其是棉被幾條線、幾個角,都必須確確實實折出來!
「牀下內務」則是每人固定三雙鞋~長筒皮鞋、運動鞋及拖鞋,都要放置整齊、鞋頭標齊。臉盆置於牀腳邊,裡頭統一擺放缸杯與肥皂盒,缸杯內牙膏、牙刷並齊,牙膏蓋與牙刷頭朝上同向靠於缸杯握把處,肥皂盒則置於缸杯前緣,上舖放左邊、下舖放右邊,必須平齊在一條線上。
中正預校高中生寢室。(資料照片)
2011年的成功嶺折棉被,這在民國60、70年代應該是不及格。(資料照片)
內務櫃內務」包含掛衣、疊衣及日常用品,要求的重點就是擺設的一致性與整齊度。上層爲掛衣,掛衣由外而裡依序爲短袖軍便服、草綠服、長袖軍便服、草綠服,秋、冬季軍常服,最後爲典禮服。每件衣服的袖子都必須垂直平整、有線條,件件等間隔。下層就是個大抽屜,裡面放置三套內衣褲、衛生紙及一個小內務塑膠盒。
嗯,看到這裡,只有一個心得,果然是「內務神」,戰力藏在被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