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委會主席訪臺 學者葉耀元:這些訊號很重要
美國參院軍委員會主席維克率團訪臺晉見賴總統,傳達在意臺灣重要訊息。圖/總統府提供
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維克(Roger Wicker, R-MS)、聯邦參議員費雪(Deb Fischer, R-NE)今抵臺,下午晉見總統賴清德,隨後維克主席、費雪參議員將在敞廳發表簡短談話。此行是維克主席擔任參院軍委會主席以來,首度率團訪臺,同時也是睽違九年再度有美聯邦參院軍委會主席來訪。
對此,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表示,此舉象徵臺灣在美國國防戰略中扮演關鍵重要角色,美國會參院軍委會也高度重視臺灣,同時希望帶給臺灣社會一定程度信心,並傳達美國在意臺海和平穩定、在意臺灣的清晰訊號。
訪團抵臺後第一個公開行程,到總統府晉見總統,並於敞廳發表簡短談話,葉耀元分析兩象徵意義,其一,訪團高度重視臺灣政府,因此下飛機後第一個行程就是與國家元首會面,一定程度說明參議院軍委會乃至於美國跨黨派對臺灣的關切。其二,相關形式與過往國際上的高峰會談形式非常類似,也代表民進黨政府與參議院軍委會雙邊立場已經有一定程度共識,甚至是非常緊密,纔有辦法進行高層會晤,並且會後發表談話。
此次睽違九年再有軍委會主席訪臺,葉耀元分析,代表一項重要意義,「美國他的一個國防建置裡面,事實上一直以來都包含着臺灣」,臺灣在美國國防戰略中扮演相當重要角色,臺灣本身一定程度代表了美國的國家利益。因此美國重量級政要希望跟臺灣執政黨、在野黨等政治人物對話,理解如何確實強化臺灣國防安全、幫助臺灣嚇阻應對中國威脅。此外,訪團印太行程拜訪了包括關島、帛琉、菲律賓、臺灣等地,葉耀元則表示,這些是所謂太平洋第一、第二島鏈區塊,看得出來美國高度將重心放在維護印太戰略區的和平,而中共對臺的武力威脅,正是第一島鏈中最有可能產生的破口。
葉耀元指出,美國作爲民主國家,與臺灣共享相同理念價值,臺灣也是全世界晶片領先製造者,不管從經濟或是民主價值同盟角度來看,臺美是綁在同一條命運共同線上。但同時也無法否認,若從國防預算與社會民意看不見臺灣自我防衛的決心,又如何說服美國繼續支持臺灣?
因此,無論是美國在臺協會(AIT)發文關切臺灣防衛議題,或是軍委會主席率團訪臺,一來是希望帶給臺灣社會一定程度的信心,同時也清楚傳遞美國在意臺海和平穩定、在意臺灣的訊號。相信美方並不樂見,當賴總統有意願朝向國防預算達GDP3%、朝向更強烈嚇阻中共的方向發展時,「國內在野黨卻採取一個不同的論述,似乎想要去降低我們的國防預算」。當在野黨抱持不同態度與論述時,從美國的角度也會希望和在野黨進行溝通,「當然這個溝通到底有效沒效,還是取決於在野黨自己身上」。
另,因應中共擴大舉辦九三閱兵,葉耀元指出,這其實是美中競爭環節之一,雖然閱兵並非軍事演習,但仍然屬於中共在軍事方面「秀肌肉的行爲」,爲此美國自然必須展現,無論中共如何秀肌肉,但對於整個印太戰略區域的安全和平,美國「還是站在非常堅定的角度要去保護現狀」,因此透過訪團跳島式的訪問,以行動迴應來自中國顯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