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F-35阿拉斯加墜毀禍因出爐!飛官通話50分鐘後彈射逃生
美軍一架F-35戰鬥機今年1月在阿拉斯加失事墜毀,飛行員彈射逃生。圖非涉事戰機。(資料照/美聯社)
美軍一架F-35戰機1月下旬在阿拉斯加失事墜毀,飛行員彈射逃生。軍方25日公佈調查報告稱,機鼻與主起落架的液壓管路結冰以致無法正常伸展,電腦誤以爲機身已落地切換控制模式,飛官逃生後戰機墜毀炸成火球。飛行員曾與製造商5名工程師空中通話50分鐘試圖解決問題未果,被迫彈射逃生。殘骸檢查顯示,起落架液壓系統裡的液體竟有30%是水。報告指出,機組員與參與地空電話會議者的決策、危險物品監管不足、未正確遵守飛機液壓系統維修程序,都是墜機原因。
綜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空軍與太空軍雜誌》(Air and Space Forces Magazine)報導,阿拉斯加時間今年1月28日,尾號19-5535的F-35隱形戰機準備執行空對空戰訓。起飛後,19-5535飛行員試圖收合起落架,卻無法完全收起。準備降落前,起落架仍然卡在偏左位置無法移到正中央。
這名飛行員擁有將近1700小時的A-10攻擊機與555小時F-35飛行經驗,檢查系統清單仍無法確定起落架故障原因,於是與5架僚機在費爾班克斯的艾爾森空軍基地(Eielson Air Force Base)附近9500呎高空盤旋約50分鐘。在這段時間內,19-5535飛行員聯繫塔臺,塔臺主管緊急找來飛機制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工程師與人在空中的飛行員通話,包括高階軟體工程師、飛行安全工程師各1人,還有3名起落架系統專家。
飛行員與5名專家商討之後,兩度嘗試觸地重飛(touch-and-go),仍無法讓主起落架恢復到正確位置,電腦系統判斷戰機已落地,飛行員無法有效操控,在距離跑道僅372呎(約113公尺)處彈射逃生,戰機持續爬升至3205呎的高度後失速墜毀。
美國空軍調查報告稱,戰機離開機庫時室外氣溫約攝氏零下1度。任務執行前40分鐘,這架F-35在地面等待其他5架同型飛機解決引擎小問題。這40分鐘導致流經19-5535主起落架的液壓油凍結。
第一次觸地重飛後,起落架液壓油管內累積的冰導致機鼻主起落架與右側主起落架無法收放,飛機重量與機輪作用的感應器因而受干擾,電腦由此開始以爲戰機已着陸。第二次觸地重飛時,左側主起落架也已結冰,感測器同樣以爲飛機已落地,這時所有起落架感測一致,電腦以爲戰機已位於地面,系統從空中控制模式切換至地面自動控制模式,當時飛速超過每小時250哩(約402公里),戰機失控,飛行員經歷「劇烈晃動」後彈射逃生。
殘骸較爲完整的起落架檢查顯示液壓油竟有30%是水,這導致液壓油會在較高的溫度之下結冰。報告稱,液壓油管內應該不含水分。
9天后的2月6日,又一架F-35同樣遇到液壓油結冰導致起落架無法完全收放問題,但起飛前在地面較溫暖環境停留時間較短,最終平安降落。這架戰機飛行員並未察覺機鼻起落架朝左卡住,這意味1月28日那架F-35原可平安着陸,不必嘗試觸地重飛。
調查發現,基地液壓油桶與向戰機輸油的維修車檢測結果顯示顆粒物均超出2倍;第355戰鬥機中隊人力不足,沒有專人管理危險物品,液壓油桶沒上鎖,維修車無人監管;油桶頂端幫浦沒有螺紋密封,恐讓水分滲入;追蹤設備用況與時間的紀錄不完整。
調查人員仍讚揚事故戰機飛行員、僚機、工程師、飛行主管、作戰主揮官合作解決無法預知的維修問題。然而這通地空電話會議參與者若參考了2024年4月發佈的維修通知,也許能夠讓飛行員在逃生條件更安全的情況下彈射、避免造價2億美元的戰鬥機墜毀的結局。這則通知針對F-35感測器在極端寒冷天后出現的問題提出指導意見稱「可能導致飛行員難以操控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