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經貿搞「去臺化」?粉專示警:臺美關係歷史冰點

面臨臺積電及關稅等來自川普政策的實質衝擊,我方可能要重新評估美中臺關係?(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國對等關稅保密協議及疊加稅率等議題引發輿論炸鍋。粉專「工程師看政治2」直指,臺灣工業、農業跟日本有15%到27%關稅差距,這種競爭必敗。美國在做的是「去臺化」,這是臺美關係另一個歷史冰點。

工程師看政治2粉專9日發文指出,我們關稅20%跟日韓相比多5%,臺幣對美元升值跟日韓相比又多6%,加總就有11%的差距,同樣的商品在臺灣製造,必須整整多出11%的利潤才能在美國巿場競爭,這已經很絕望了。但沒想到,關稅20%是要「疊加」的,它要跟先前已存在的關稅加起來,纔是最後的總數。平均工業關稅變成了24%,農產品關稅變成了36%。一來一往,我們跟日本就有15%到27%的關稅差距了,這種競爭是必敗的,正常人從旁邊看美國對臺的所有行爲,一定會覺得美國只要搶走我們的臺積電,只要我們買他們的軍火飛機,其它一切貿易都想脫鉤斷鏈。

工程師看政治2強調,美國表面在推的是「去中化」,實際在做的卻是「去臺化」。從川普上任第一天,跟魏哲家宣佈臺積案,再到今天每一次的關稅開獎,都沒有隻字片語提到賴政府,就好像賴政府不存在一樣。AIT也明白地說,經貿談判不需要臺灣政府介入。所謂臺美關係,這應該是一個歷史冰點。

工程師質疑,被賴定義爲敵國的大陸,沒有斷掉ECFA,也沒有跟美國一樣對我們課天價關稅。如果丟掉所有對中仇恨的媒體宣傳,誰是敵人,誰是朋友,誰是紙老虎,誰造成真實的傷害,不是十分清楚嗎?爲什麼會有人認爲整天喊着要收保護費的人,真的會來保護我們?

工程師直言,政府估會有4.2萬人因此失業,這是高度美化後的數字。賴政府不但不會救風災水災,也不會救經濟災害,除了關押柯文哲與一票政敵,他什麼都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