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禁令逼走大量AI人才!輝達首席科學家:大多去了華爲
輝達:美國禁令逼走大量人才,大多去了華爲。(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觀察者網報導,近日,輝達首席科學家比爾·戴利(Bill Dally)表示,美國對中國實施的人工智慧出口管制禁令,讓中國獲得很大的發展空間,過去替輝達撰寫程式的中國人工智慧研究人員,現在都在幫華爲寫程式。
輝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此前在第一財季財報電話會議上提到,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AI市場之一,也是通往全球成功的跳板。世界上有一半的AI研究人員在那裡,贏得中國市場的平臺將引領全球。據報導,中國在2019年約有全球三分之一的AI高端研究人員,而這個數字到了今天已經幾乎成長到全球的一半。
戴利指出,雖然中國在全球AI硬體市場的佔比不比美國,但已成功吸引並培養了大量AI研發人才。他提到,這些人才此前很多參與輝達的研發工作。戴利認爲,若不是美國的管制,不會迫使華爲成長如此迅速,現在那些研究人員都在爲華爲寫軟體。
戴利表示,華爲已經提供相當可靠的解決方案,成長迅速。
戴利指出,未來AI學習能否大幅度地跳躍性成長,必須軟硬體並重,並指出,輝達在過去十年來大幅改善AI學習的能源效率,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來自於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大部分都來自於硬體設計的優化;戴利認爲,硬體設計的優化仍會是未來AI成長的主因。
今年4月,華爲常務董事、華爲雲CEO張平安公佈了AI基礎設施架構突破性進展,推出CloudMatrix 384超節點。去年輝達NVL72的發佈,爲兆級參數的大型語言模型推理提供了30倍實時速度提升,引發大量關注。而作爲大陸國內首個商用級別的大規模超節點,華爲CloudMatrix 384在規模、性能和可靠性上全面超越了輝達NVL72。
同時,在晶片方面,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5月發帖稱,雖然美國的出口管制令人痛苦,但它反而引發了中國先進AI晶片自主創新的熱潮,華爲升騰晶片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國公司和機構已開始大規模採購和使用升騰晶片。英國《金融時報》預計,將有更多中國科技公司競購這款升騰晶片。與此同時,海光信息、寒武紀等中國晶片企業的晶片也正在接受中國科技巨頭的測試。
據輝達2025年第一財季財報顯示,輝達第一財季營收44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175億元),同比增長69%,第一財季淨利潤187.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52億元),同比增長26%。同時,截止4月27日,第一季中國市場佔輝達收入的比例爲12.5%,相比於前兩個月的14%和15%進一步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