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艦潛行黃海遭陸漁船逼退!前大使揭「海上民兵」實力
金門海域2014年曾出現百餘艘大陸漁船,以船團組合陣容越界捕撈黃魚的「萬船齊發」場面。(示意圖/資料照/李金生攝)
號稱美軍最強的洛倫岑導彈測量艦肩負情報蒐集任務,日前在一次潛入黃海的過程中,被中國大陸漁船發現,蜂擁而至包圍,最後被逼撤出海域。前駐紐西蘭代表介文汲表示,中國大陸漁船向來有組織,海上民兵上世紀曾讓人聞之色變,近年雖因法規限制,但仍有很強的民防及保防戰力。
介文汲2日在《全球大視野》節目表示,這艘船基本上是測量彈道導彈發射時各種相關的參數,有效測量範圍達5000公里,所以這次靠近中國大陸沿海,當然是來做導彈試射的測量。還要測量相關的水文,蒐集各種水面下導彈發射的各種數據資料。
介文汲提到,這對於破壞中國大陸的武器發展,若將來兩軍對陣的時候,給美軍足夠的參考數據,會是極爲有效的一些資訊。所以不要看這些測量船並不參與實際戰鬥,可是對於實際戰鬥來講,他提供的數據是非常精準有效的。
介文汲指出,從很早開始,中國大陸的漁民就是有組織的,不是讓漁民各自爲政。過去在大陸海軍力量還不是很強的時候,有一支部隊叫「海上民兵」,雖然這個名詞跟後來有一些海上規約是不相符合的。因爲國際公約對於海上船隻,對民用跟軍用有嚴格的劃分,所以要有一個灰色地帶,比較不那麼容易,在現在愈來愈嚴密的國際法規下,可能有人會「挑事」。
介文汲強調,所以現在大陸對漁船還是有很多訓練,還是有很多民防、保防上的組織跟演練,可是就不會用「海上民兵」這個名稱。這在上個世紀6、70年代,甚至80年代,海上民兵是大家聞之色變的,是有很強戰鬥力的一支部隊。
介文汲直言,對這些漁船,大陸軍方也跟他們有各種訊息的分享,讓他們有一些識別的功能,讓他們知道有些事做了對國家有利,也有實際的獎勵措施,如撈到聲納就有重獎。美國的船偷偷摸摸,可以躲過一些軍事的監偵系統,可是對長年在海上的漁船來講,那是逃不過法眼的。所以他一去,大陸漁船就蜂擁而至,把美軍投下的浮標全撈起來了。所以最後這艘被查獲的船不得使用國際通用的自我船隻識別器,把身份公開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