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甲師「富貴包」纏身!頸椎退化痠麻復健沒用 這些職業都中鏢

▲美甲師需長期低頭駝背工作,容易導致肩頸臂痠痛。(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許宥孺/高雄報導

現代人生活離不開3C產品,長時間低頭滑手機、使用電腦,加上工作壓力大、姿勢不良,導致頸椎問題日益嚴重,過去常見於中老年人的頸椎間盤突出,如今也找上年輕族羣,神經科醫師點名,尤其長期維持同一姿勢工作的砂石車司機、白領上班族,更易出現軟骨退化,建議每隔1小時就要起身伸展。

53歲江先生是一名電子工程師,長期窩在電腦前工作,5年前開始出現肩膀痠痛,當時並不以爲意,沒想到半年前開始,隨着體重增加,身形也出現改變,大肚腩、烏龜頸、富貴包找上門。起初夜裡睡覺常覺得左側肩寶到手臂不斷抽痛,逐漸變成整天痠麻痛、肩頸臂僵硬,讓他苦不堪言。經檢查,確診爲頸椎第四、五、六節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另一名41歲張小姐則是美甲霧眉師,則因工作需要,長期低頭工作,3、4年來頸肩臂痠麻痛、僵硬無力,手指靈活度也受到影響。她嘗試各種方法,包括貼布、藥膏、按摩、復健等,但效果有限。檢查結果顯示,她的頸椎第五、六、七節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阮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鄭傑陽醫師。(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收治這2位患者的阮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鄭傑陽醫師表示,頸椎退化問題過去常見於50歲左右的中老年人,但近年來,由於3C產品的普及、工作型態的改變,頸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年齡層明顯下降。常見職業是長期動用頸部到手臂力量的,如低頭車布的裁縫師、菜市場剁豬肉攤商、檳榔捲包手。

此外,長期縮在狹小空間,需要左顧右盼卻又無法伸展的聯結車、砂石車駕駛,以及長時間維持同一種姿勢工作,又太過專心而忘記活動身軀的白領工作者,如會計、工程師、建築師,他們常密集趕工熬夜,頸椎過長時間固定單一角度,導致軟骨退化。正因爲長期姿勢不良,頸椎盤退化者身形上有龜頸駝背等特徵。

▲工程師頸椎第四五六節椎間盤突出接受手術,住院3天后即返家,回診評估無須復健。(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美甲霧眉師接受頸椎第5/6/7節頸椎椎間盤置換手術,現已恢復正常生活。(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針對江先生和張小姐的病情,鄭傑陽醫師建議他們接受「活動式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除了能能解除神經壓迫,緩解疼痛,還能保留頸椎的活動度,減少對鄰近節段的影響。兩人術後都已恢復正常生活。

鄭傑陽指出,長期姿勢不良,是導致頸椎間盤突出的主要原因。患者常見的症狀包括頸肩臂痠麻痛、僵硬無力、手指麻木等,嚴重者甚至會影響睡眠、工作和生活。

▲鄭傑陽醫師建議低頭族要多起身活動,將頸部向後伸展。(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已罹患頸椎間盤突出者,側邊伸展恐致病情惡化。(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鄭傑陽建議,要預防頸椎間盤突出,首先要改掉「低頭族」的習慣,避免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每隔1小時起身活動,做一些頸部伸展運動,例如雙手向側邊彎曲呈現「W」字,同時頸部緩緩向後伸展。不過要注意的是,罹患頸椎間盤突出者,不需要執意強化頸部肌肉,例如單手抱頭讓頸部向側邊彎曲的伸展,容易使頸椎間盤突出惡化,也無益於緩解症狀。